干莫冶神剑,跃身炉火间
出处:《精忠柏断片图为白葭居士题》
清末近现代初 · 吕碧城
两间有正气,常与木石缘。
庸流悲物化,哲士悟薪传。
干莫冶神剑,跃身炉火间。
巴蜀有贞妇,化石山之巅。
鄂国精忠柏,遗留讵偶然。
当时誓报国,袒背忍镂镌。
今日馀此木,裂迹同斑阑。
赵祚三百载,驹逝如云烟。
不见天水碧,犹见苌血殷。
是知万乘重,不及一木坚。
近世道义丧,程子悲悁悁。
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
传诵风国俗,懦立贪夫廉。
断片不盈尺,用以撑中原。
庸流悲物化,哲士悟薪传。
干莫冶神剑,跃身炉火间。
巴蜀有贞妇,化石山之巅。
鄂国精忠柏,遗留讵偶然。
当时誓报国,袒背忍镂镌。
今日馀此木,裂迹同斑阑。
赵祚三百载,驹逝如云烟。
不见天水碧,犹见苌血殷。
是知万乘重,不及一木坚。
近世道义丧,程子悲悁悁。
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
传诵风国俗,懦立贪夫廉。
断片不盈尺,用以撑中原。
鉴赏
这首诗名为《精忠柏断片图为白葭居士题》,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女诗人吕碧城。诗中,诗人通过对“精忠柏”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贞精神的赞美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两间有正气,常与木石缘”,点出精忠柏源于天地间的正气,与自然界的木石有着不解之缘。接下来,“庸流悲物化,哲士悟薪传”暗指普通人在时光流逝中感叹万物变迁,而智者则能从历史中领悟到坚韧的精神传承。
“干莫冶神剑,跃身炉火间”形象地描述了精忠柏经历炼狱般的考验,如同铸剑般锻造其坚毅。诗人接着提到“巴蜀有贞妇,化石山之巅”和“鄂国精忠柏,遗留讵偶然”,借古人的故事强化了精忠柏象征的忠诚与不朽。
“今日馀此木,裂迹同斑阑”描绘了柏木残片上的裂痕,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见证。“赵祚三百载,驹逝如云烟”感慨王朝兴衰,时间如白驹过隙。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万乘重,不及一木坚”,表达出对坚贞品质的推崇。
最后,诗人借用“近世道义丧,程子悲悁悁”,批评社会道德的沦丧,呼吁人们学习和传承这种忠贞精神。她提倡“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并将这种精神传播于民间,影响世人。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精忠柏这一物象,寄寓了对忠诚、坚韧和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