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心青莲净,说法天花绕
出处:《夏日登宿云台有述寄霜月上人》
明 · 林鸿
投簪返初服,蹑屐谢纷扰。
永言卧丘壑,庶以狎鱼鸟。
兹台夙所憩,磴石出烟筱。
况逢朋簪盍,燠景共临眺。
前瞻极空阔,下瞰洞深窅。
地古云木残,天长海山小。
真僧此冥栖,宴坐阅昏晓。
喻心青莲净,说法天花绕。
愿闻微妙音,意泯万缘了。
岂必东林人,相逢可同调。
永言卧丘壑,庶以狎鱼鸟。
兹台夙所憩,磴石出烟筱。
况逢朋簪盍,燠景共临眺。
前瞻极空阔,下瞰洞深窅。
地古云木残,天长海山小。
真僧此冥栖,宴坐阅昏晓。
喻心青莲净,说法天花绕。
愿闻微妙音,意泯万缘了。
岂必东林人,相逢可同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登宿云台的体验与感悟,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宗思想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生活的内心世界。
首句“投簪返初服,蹑屐谢纷扰”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摆脱尘世的喧嚣与烦恼,回归自然的怀抱。接着“永言卧丘壑,庶以狎鱼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希望在山林间安逸生活,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兹台夙所憩,磴石出烟筱”描述了诗人常来此地休憩的情景,磴石与烟筱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随后“况逢朋簪盍,燠景共临眺”写出了与朋友相聚的喜悦,共同欣赏夏日的美景。
“前瞻极空阔,下瞰洞深窅”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大地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开阔与深邃。接下来“地古云木残,天长海山小”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万物变迁的感慨。
“真僧此冥栖,宴坐阅昏晓”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修行的生活,通过“冥栖”、“宴坐”、“阅昏晓”等词语,展现了僧人的宁静与专注。最后“喻心青莲净,说法天花绕”运用了莲花的比喻,象征着僧人心灵的纯净与清净,以及佛法的传播与影响。
“愿闻微妙音,意泯万缘了”表达了诗人渴望聆听佛法的微妙之处,希望通过佛法的智慧消除世间一切杂念与烦恼。最后“岂必东林人,相逢可同调”则表明了诗人认为不必拘泥于特定的身份或背景,只要有共同的追求与理解,就能找到心灵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禅宗思想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法智慧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