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将短句赞幽姿,却对此君难下语
出处:《以墨戏归志宏复有诗来次韵答之》
宋 · 李纲
玉局老仙人共许,秀骨于今已黄土。
人间无复见文章,空馀戏墨归囊楮。
子能藏蓄真好事,便可秘惜传千古。
试将短句赞幽姿,却对此君难下语。
年来懒惰百事废,欲把锄犁逐农圃。
会栽脩竹满园池,为引清风到庭户。
子诗往复句益奇,发我狂吟那可禦。
超然对竹更吟诗,此病未知谁得愈。
人间无复见文章,空馀戏墨归囊楮。
子能藏蓄真好事,便可秘惜传千古。
试将短句赞幽姿,却对此君难下语。
年来懒惰百事废,欲把锄犁逐农圃。
会栽脩竹满园池,为引清风到庭户。
子诗往复句益奇,发我狂吟那可禦。
超然对竹更吟诗,此病未知谁得愈。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以墨戏归志宏复有诗来次韵答之》。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赞赏与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半部分表达了对友人志宏才华的赞美,称其为“玉局老仙”,并感叹其作品如今只能在黄土之下寻觅,而无法再于人间流传。接着,诗人赞扬志宏能够珍藏和保护艺术,认为这是真正的善举,并希望他的作品能够被世人珍视,流传千古。
后半部分则转而描写诗人自己的心境,表示自己近年来懒惰,百事废弛,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种植修竹,让清风入室。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渴望。
最后,诗人对志宏的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诗句反复吟咏,愈发奇绝,激发了诗人的狂放吟唱。诗人甚至表示,面对如此高妙的艺术,自己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仿佛有一种病态,只有在超然对竹吟诗时才能得到治愈。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艺术成就的赞叹,也有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深深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