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膺道法惭无状,岂外形骸欲认真
出处:《送澹西堂下广州并示阿首座》
明 · 释函是
剩水残山又到春,龙钟双袖不知贫。
久膺道法惭无状,岂外形骸欲认真。
杨柳含烟初送暖,山花照日见行尘。
相逢但道予犹健,潦倒林泉信此身。
久膺道法惭无状,岂外形骸欲认真。
杨柳含烟初送暖,山花照日见行尘。
相逢但道予犹健,潦倒林泉信此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感慨与自我反思。首句“剩水残山又到春”以简练之笔勾勒出春日里山水的残缺之美,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龙钟双袖不知贫”一句,通过描写诗人年老体衰、衣袖破旧却不知贫穷的状态,展现了他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久膺道法惭无状”表达了诗人长期遵循道法修行,却自感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谦逊与自省。“岂外形骸欲认真”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外在形式的不看重,追求的是内心的真诚与真实。
后半部分转而描绘自然景象:“杨柳含烟初送暖,山花照日见行尘。”杨柳在春日的烟雾中轻轻摇曳,传递着初春的温暖;山花在阳光下绽放,映照着行人的尘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自然,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相逢但道予犹健,潦倒林泉信此身”两句,诗人与朋友相逢,只言自己身体尚健,即使生活困顿,也能自在地栖息于山林之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依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