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乃回车,转欲向吴会
出处:《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
清 · 方朝
山行宿常迟,白日忽已坠。
美人在天末,明霞倩谁佩。
总角事远游,夙昔临东岱。
中怀念旧丘,极目炎云外。
奈何来豫章,咫尺庾关在。
明朝乃回车,转欲向吴会。
美人在天末,明霞倩谁佩。
总角事远游,夙昔临东岱。
中怀念旧丘,极目炎云外。
奈何来豫章,咫尺庾关在。
明朝乃回车,转欲向吴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临川北道前往馀干山行途中所见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首句“山行宿常迟,白日忽已坠”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行的漫长与时间的流逝,仿佛在告诉读者旅途的艰辛与时间的无情。
接着,“美人在天末,明霞倩谁佩”一句,运用浪漫的想象,将远方的美人比作天边的明霞,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总角事远游,夙昔临东岱”则透露出诗人年轻时便开始了远游的生活,早年曾面对过泰山,这不仅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体现了诗人对壮志豪情的追求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中怀念旧丘,极目炎云外”表现了诗人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好奇,通过“炎云外”的描述,既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热烈与激情。
最后,“奈何来豫章,咫尺庾关在”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矛盾,豫章与庾关虽近在咫尺,却难以逾越,隐含着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与挣扎。
“明朝乃回车,转欲向吴会”则预示了诗人即将改变行程,转向吴会,或许是对新目标的追求,或是对生活变化的适应,体现了诗人的决断与适应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复杂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