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据案讲《孝经》,废书一叹泪如水
出处:《齐孝孙占魁坠塔歌》
清 · 魏乃勷
百尺塔,七尺身,广川得孝女,涿鹿见孝孙。
孝女出华胄,孝孙为细民。
民何知,有至性,一言能愈祖母病。
民何能,有卓行,一死能代祖母命。
浮图对峙督亢城,上有乌鸟肠断声。
濡血下染土花紫,孝孙万劫犹长生。
吁嗟乎!儒家侈口谈伦理,全而归者常言耳。
我方据案讲《孝经》,废书一叹泪如水。
孝女出华胄,孝孙为细民。
民何知,有至性,一言能愈祖母病。
民何能,有卓行,一死能代祖母命。
浮图对峙督亢城,上有乌鸟肠断声。
濡血下染土花紫,孝孙万劫犹长生。
吁嗟乎!儒家侈口谈伦理,全而归者常言耳。
我方据案讲《孝经》,废书一叹泪如水。
鉴赏
这首清代魏乃勷的《齐孝孙占魁坠塔歌》以塔与孝子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诗中通过“百尺塔,七尺身”开篇,展现出孝孙的渺小身躯与高大塔楼的对比,暗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孝女与孝孙的出身虽有高低之分,但他们都以至诚的孝心感动世人。
“一言能愈祖母病”和“一死能代祖母命”两句,直接赞美了孝孙的孝行,他的言语和行动超越了世俗的界限,甚至感动了乌鸟,使之悲鸣。塔下的紫色土花,象征着孝孙的血迹和精神永存。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批评儒家理论虽多谈论伦理,但真正实践者却少,自己在讲解《孝经》时,感叹世事无常,不禁泪流满面。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质朴,既赞扬了孝孙的高尚品德,也表达了对社会道德风气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