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波不竭,巢乌出浪痕
出处:《送皇甫校书自蜀下峡归觐襄阳》
唐 · 李洞
蜀道波不竭,巢乌出浪痕。
松阴盖巫峡,雨色彻荆门。
宿寺青山尽,归林綵服翻。
苦吟怀冻馁,为吊浩然魂。
松阴盖巫峡,雨色彻荆门。
宿寺青山尽,归林綵服翻。
苦吟怀冻馁,为吊浩然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蜀道:指四川的道路,这里代指艰难险峻的山路。巢乌:筑巢的乌鸦,可能象征着孤独或不祥。
浪痕:浪花留下的痕迹,暗示动荡不安的环境。
松阴:松树的阴凉,形容环境清幽。
巫峡:长江上的重要峡谷,这里代指三峡地区。
荆门:地名,位于湖北,与巫峡相邻。
宿寺:过夜的寺庙,可能暗示诗人旅途中的栖息。
归林:返回森林,可能表示诗人回归自然的愿望。
綵服:色彩艳丽的衣服,可能代表诗人的身份或心情。
苦吟:艰难地吟诗,形容创作的艰辛。
冻馁:寒冷和饥饿,形容生活的困苦。
浩然魂:浩然正气的灵魂,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翻译
蜀道的波涛永不干涸,乌鸦从浪花中飞出松树的阴影笼罩着巫峡,雨意浸透了荆门
夜晚住宿在山间的寺庙,青山环绕,彩衣翻飞
苦于吟诗以表达心中的寒冷饥饿,悼念那伟大的灵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艰难跋涉的旅途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中的艰辛的无奈感受。
"蜀道波不竭,巢乌出浪痕。" 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种险峻、动荡的情景。"蜀道" 指的是通往四川地区的道路,以其险恶著称。"波不竭"形容江水汹涌不断,给人一种无穷无尽之感。"巢乌出浪痕" 则描绘了黑暗的鸟儿在波涛中飞出,留下波纹,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
"松阴盖巫峡,雨色彻荆门。" 松树的阴影覆盖着巫峡,给人一种深邃莫测之感。同时,雨色渗透了荆门,营造出一片湿润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氛围。
"宿寺青山尽,归林綵服翻。" 这两句转换了场景,从巫峡到达了一处僻静的寺庙所在之地。"宿寺" 表明诗人已至此歇息,而"青山尽" 则是对周遭环境的描绘,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感。"归林綵服翻" 中的"归林" 可能指的是返回林中或回到僻静的地方,"綵服翻" 则意味着诗人在这里更换了旅行所需的衣物。
"苦吟怀冻馁,为吊浩然魂。"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苦吟" 指的是辛勤地吟咏诗文,"怀冻馁" 则是因为思念而感到寒冷和饥饿,显示出诗人在旅途中所遭受的困顿。"为吊浩然魂" 中的"吊" 通常用于悼念亡灵,这里可能指的是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他们的心灵似乎在这茫茫旅途中得到了慰藉。
总体来说,诗人通过对旅途艰辛的细致描写,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捕捉,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旅途生活的无奈感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出色的笔法,更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