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园圃乐,花木四时春
出处:《过沈东林所居》
宋 · 顾逢
屋破深山里,门无车马尘。
谁知青竹坞,中有白莲人。
坐上长留客,诗中不见贫。
池塘园圃乐,花木四时春。
谁知青竹坞,中有白莲人。
坐上长留客,诗中不见贫。
池塘园圃乐,花木四时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屋破:破旧的房屋。深山里:偏远的山中。
门无:门前没有。
车马尘:来往车辆扬起的尘土。
谁知:谁会知道。
青竹坞:青翠的竹林。
白莲人:像白莲一样高洁的人。
坐上:座位上。
长留客:常有客人停留。
诗中:在他的诗中。
不见贫:看不到贫困的迹象。
池塘园圃:池塘和园子。
乐:乐趣。
花木四时春:四季都有花开,如同春天一般。
翻译
房屋破败深藏在山林深处,门前没有车马扬起的灰尘。谁能想到这青翠竹林深处,住着一位身披白莲般高洁的人。
主人常常长留客人作客,他的诗中却丝毫没有贫困的痕迹。
他享受着池塘和园圃带来的乐趣,四季花开如春,满园生机盎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画面。"屋破深山里,门无车马尘",诗人以简朴的居所和清幽的环境,展现了沈东林远离尘世喧嚣的隐逸生活。"谁知青竹坞,中有白莲人",通过青竹和白莲的意象,暗示了主人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坐上长留客,诗中不见贫",表达了沈东林热情好客,其诗歌中流露出的是精神富足而非物质匮乏。最后两句"池塘园圃乐,花木四时春"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田园之乐的情景,体现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赞美隐士生活的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