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
出处:《荅冯鲁秀才》
唐 · 韦应物
晨坐枉琼藻,知子返中林。
澹然山景晏,泉谷响幽禽。
髣髴谢尘迹,逍遥舒道心。
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
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
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
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澹然山景晏,泉谷响幽禽。
髣髴谢尘迹,逍遥舒道心。
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
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
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
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秀才在清晨的宁静环境中,坐在装饰华美的琼瑶制成的坐具上,沉浸于山林间的自然景色之中。知子(知客)即友人归来,这里可能指作者与朋友相聚或心灵上的交流。诗中的“澹然”形容山景悠长而淡泊,不是热闹非凡,而是平和宁静;“幽禽”则暗示着深山中的鸟鸣声,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
“髣髴谢尘迹”表达了诗人对物欲尘俗的超然与感激之情。诗中“逍遥舒道心”一句,则展现了作者在自然景观中的悠然自得,内心充满道家思想的平和。
随后几句,“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描述的是诗人佩戴的丝带被华丽的头发所掩盖,这不仅是对个人仪表的一种描写,也隐喻着个人的才华与外界的期望有所冲突。紧接着,“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则反映了诗人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和文书任务时的无奈与迷茫。
“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一句,通过对农业劳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中农事的忽略,以及对未来成长(如同田间生长的幼苗)的淡然态度。
最后,“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诗人感到自己的学业与才华未能得到认可,对于那些提出问题和挑战的人充满了懊恼。同时,他的心中又充满了对远方美好风景的向往,这里的“东山岑”可能是理想中的某个地方,代表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美、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宁静山林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才华与外界期望冲突的隐喻,展现了作者在物欲纷争中寻找超然与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