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干单縻,沉舟积羽
人之讹言,莫克先睹。
断干单縻,沉舟积羽。
野鸟为鸾,众言成虎。
朝比埙篪,暮若仇虏。
风运铅刀,雷鸣瓦釜。
嗟彼谮人,德輶鲜举。
惟谗罔极,百行胥愆。
卒混苍素,莫辨媸妍。
谓夷匪圣,谓蹠为贤。
措躬无地,防口若川。
于余何罪,视履则旋。
中心自悼,顾影私怜。
悲因抱玉,愁将绝弦。
惟天之命,不爽其应。
始以迹暌,终于实胜。
金石难渝,姜桂有性。
彼昏不知,具曰予圣。
此道其常,厥惟天定。
祸福由人,堪以自镜。
君子闻言,靡惑于听。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悯谗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诗中通过一系列比喻和对比,深刻揭示了谗言的危害以及人们在面对谗言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开篇“彼苍者天,照临下土”,诗人以苍天为喻,表达了对上天公正的期待与向往。接着,“人之讹言,莫克先睹”点出谗言的普遍性和难以预见性。接下来的几句“断干单縻,沉舟积羽”、“野鸟为鸾,众言成虎”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谗言如何能混淆视听,使真相被掩盖,正义被歪曲的情景。
“朝比埙篪,暮若仇虏”通过乐器埙篪的和谐与敌对的比喻,强调了谗言对人际关系的破坏。“风运铅刀,雷鸣瓦釜”则进一步说明了谗言的破坏力,即使是最微小的恶意也能造成巨大的伤害,而正义的声音却如同瓦釜中的雷声,难以被听见。
“嗟彼谮人,德輶鲜举”表达了对造谣者的谴责,指出他们的道德轻如鸿毛。“惟谗罔极,百行胥愆”强调了谗言的无止境,它能导致一切美德的丧失。“卒混苍素,莫辨媸妍”则指出了谗言造成的混乱,让是非难辨。
“谓夷匪圣,谓蹠为贤”通过对比,讽刺了那些不分是非黑白的人。“措躬无地,防口若川”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谗言时的恐惧与谨慎。“于余何罪,视履则旋”表达了无辜者被误解的无奈与悲哀。“中心自悼,顾影私怜”则是对自身处境的深深自省与同情。
最后,“悲因抱玉,愁将绝弦”表达了诗人对谗言带来的痛苦与绝望感。“惟天之命,不爽其应”则寄托了对上天公正的期待。“始以迹暌,终于实胜”、“金石难渝,姜桂有性”强调了真理与正义最终会显现的力量。“彼昏不知,具曰予圣”讽刺了那些不明是非的人,“此道其常,厥惟天定”表达了对天道公义的坚信。“祸福由人,堪以自镜”提醒人们祸福皆由自己所为,应当自我反省。“君子闻言,靡惑于听”则是对正直之人的劝勉,要听从真理而非流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谗言危害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正义与真理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