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以贻远者,徘徊双鸣珰全文

何以贻远者,徘徊双鸣珰

出处:《题枯林兰
元末明初 · 刘永之
猗兰生远壑,葳蕤粲玉芳。
白露漙夕景,光风转朝阳。
吹箫望澧浦,鼓枻向沅湘。
何以贻远者,徘徊双鸣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兰花生长在遥远山壑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兰花的勃勃生机与高洁之美。首句“猗兰生远壑”,以“猗”字生动地描绘出兰花在幽深山谷中静静生长的姿态,展现出其远离尘嚣、独立自处的品格。接着,“葳蕤粲玉芳”一句,通过“葳蕤”形容兰花茂盛繁密,而“粲玉芳”则以美玉般晶莹剔透的比喻,赞美了兰花的香气纯净而高雅。

“白露漙夕景,光风转朝阳”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来衬托兰花的清丽脱俗。白露在夕阳下闪烁,光风随着朝阳转动,这样的环境更显出兰花的超凡脱俗。接下来,“吹箫望澧浦,鼓枻向沅湘”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雅士吹箫游水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兰花所象征的高洁品质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何以贻远者,徘徊双鸣珰”两句,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赞美之情。他以“双鸣珰”(即双响铃)为喻,赞美兰花不仅自身美丽芬芳,还能传递出清音悦耳的声音,如同佳音远播,让远方的人也能感受到其高洁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尚人格的颂扬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