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全文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唐 · 刘长卿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注释

机事:世俗事务。
遣:放下。
尘网:尘世的束缚。
万法:世间万物。
幻:虚幻。
浮云:比喻无常或虚幻。
疏竹:稀疏的竹子。
高枕:高高的枕头。
空花:虚幻的花朵。
杖藜:手杖和藜杖。
双林:两棵并排的树林。
傲吏:傲慢的官员。
见狎:显得亲切。
真僧:真正的僧侣。
相携:相伴同行。
归客:归乡的人。
东溪:东方的溪流,可能指归乡的路。

翻译

已决定放下俗务,自觉陷入尘世纠葛太深。
由此深知世间万物如梦幻泡影,皆与浮云无异。
稀疏的竹影映照着高高的枕头,空中的花朵随杖藜摇曳。
香气飘散到遥远的天边,太阳隐没在双林的西边。
傲慢的官员此刻显得亲切,真正的僧侣有幸相伴。
这能让归乡的游子心生留连,不再返回东溪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诗人通过对惠福寺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于一切现象本质上的洞察与超然。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一句,透露出诗人的心境,他在这里寻求解脱,摆脱那些束缚自己的琐事和世俗的羁绊。"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则是对万物无常、如梦如幻的深刻认识,将这一切视为与飘渺的云烟相似。

接下来的两句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描述了惠福寺中的自然景观,疏落的竹子映照在高高的枕上,虚幻的花朵随着手中的拐杖飘散。香气飘散到天际之外,太阳渐渐隐匿于双林之西。这两句诗通过对寺院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展示了诗人对于那些不以世俗为重的官员(傲吏)和真正的僧侣(真僧)的赞赏,他们能够相互扶持,共同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种境界能够让游子归心,使他们不再返回尘世的纷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惠福寺茶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他对万物本质的深刻洞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