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苍梧野,夕至鉴湖道
出处:《赠华太守二首》
明 · 黄佐
商风鸣素节,鶗鴂凋百草。
兰芷竞芬芳,经霜逾鲜好。
孤根谅长在,岁寒可相保。
朝发苍梧野,夕至鉴湖道。
临岐愿有赠,守贞以为宝。
兰芷竞芬芳,经霜逾鲜好。
孤根谅长在,岁寒可相保。
朝发苍梧野,夕至鉴湖道。
临岐愿有赠,守贞以为宝。
鉴赏
此诗以商风、鶗鴂、兰芷、霜等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日凋零与生机并存的画面。首句“商风鸣素节”点明了季节转换,商风即秋风,素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万物的更迭。接下来,“鶗鴂凋百草”则通过鶗鴂(即杜鹃)的啼叫,形象地描绘了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
随后,“兰芷竞芬芳,经霜逾鲜好”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兰花和芷草在霜降之后反而更加鲜亮、芳香的特点,与前文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这里不仅赞美了植物的顽强生命力,也寓意着人的品格应当如这些植物一般,在逆境中更加坚韧不拔。
“孤根谅长在,岁寒可相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孤根代表了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岁寒则强调了在严冬(艰难时期)中保持本色的重要性。这两句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颂,也是对华太守品格的肯定与寄望,希望他能够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意志。
最后,“朝发苍梧野,夕至鉴湖道”描绘了主人公从苍梧出发,傍晚时分到达鉴湖的情景,既体现了行进的迅速,也暗含了对华太守快速行动、高效完成任务的赞扬。而“临岐愿有赠,守贞以为宝”则是对华太守的直接祝福,希望他能够坚守正直的品德,将其视为最宝贵的财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物品格的赞美与期望,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正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