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亦有安栖处,却羡邮亭人稳住
出处:《题鲍家铺》
宋 · 孔武仲
邮亭秣马朝寒天,雪云压山山涌泉。
陇头客饥欲噤口,屋底人閒犹鼾眠。
敲门得薪感相济,征衫如洗赖火然。
江南亦有安栖处,却羡邮亭人稳住。
陇头客饥欲噤口,屋底人閒犹鼾眠。
敲门得薪感相济,征衫如洗赖火然。
江南亦有安栖处,却羡邮亭人稳住。
注释
邮亭:古代传递公文或邮件的场所。秣马:喂马。
朝寒天:清晨的寒冷天气。
雪云压山:大雪覆盖的山峦。
陇头:边关、边境地区。
客:旅客。
欲噤口:几乎说不出话。
屋底人:屋内的人。
敲门:敲击门扉。
得薪:求得柴火。
感相济:感激别人的帮助。
征衫:旅途中的衣服。
江南:指南方地区。
安栖处:安身之处。
邮亭人稳住:邮亭里的人生活安稳。
翻译
清晨在邮亭喂马面对寒冷的天空,雪花覆盖的山峦像泉水般涌动。边关旅客饥饿得几乎说不出话,屋内的人却还在熟睡打鼾。
敲门求得柴火,感激有人相助,旅途疲惫的衣衫经火烘干如新。
虽然江南也有我安身之处,但我羡慕邮亭里那份宁静与稳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冬日的生活景象,通过对比江南与邮亭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艰苦中能保持安稳生活状态的赞赏。
"邮亭秣马朝寒天,雪云压山山涌泉。" 这两句设定了环境,邮亭的马儿在寒冷的早晨吃着干草,而外面是大雪纷飞,连绵不断的雪云把山都覆盖了,山中的泉水也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变得汹涌。
"陇头客饥欲噤口,屋底人閒犹鼾眠。" 这两句则描写了两个不同的场景,一方面是长安城外的旅客因为饥饿而嘴唇发抖,另一方面是邮亭里的居民虽然环境艰苦,但依然能在屋内安稳地睡着,发出轻微的鼾声。
"敲门得薪感相济,征衫如洗赖火然。" 这两句写的是邮亭居民之间互相帮助的情景,有人敲开门来寻求援助,得到一些柴火以对抗严寒,而征战归来的衣衫虽然脏污却因靠近火堆而显得干净无暇。
"江南亦有安栖处,卻羨邮亭人稳住。"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尽管江南也有安逸的地方,但他还是羡慕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依然能保持平和生活状态的邮亭居民。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坚韧不拔、乐观向上态度的赞赏,以及对人与自然抗争能力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