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
出处:《春日览镜有感》
宋 · 范成大
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
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
有眼不自见,尚谓朱颜酡。
今朝镜中逢,惟悴如枯荷。
形骸既迁变,岁华复蹉跎。
悟此吁已晚,既悟当若何。
乌兔两恶剧,不满一笑呵。
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
儿童竞佳节,呼唤舞且歌。
我亦兴不浅,健起相婆娑。
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
有眼不自见,尚谓朱颜酡。
今朝镜中逢,惟悴如枯荷。
形骸既迁变,岁华复蹉跎。
悟此吁已晚,既悟当若何。
乌兔两恶剧,不满一笑呵。
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
儿童竞佳节,呼唤舞且歌。
我亦兴不浅,健起相婆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习气:习惯。不解:无法消除。
老:衰老。
壮心:豪情壮志。
嵯峨:高峻。
乡曲:乡邻。
齿:同龄。
有眼:视力。
朱颜:红润的脸色。
酡:微红。
惟悴:只有憔悴。
枯荷:枯萎的荷花。
迁变:变化。
蹉跎:虚度光阴。
悟此:醒悟到这一点。
已晚:太迟。
乌兔:日月。
恶剧:残酷无情。
淬:磨砺。
愁剑:解忧之剑。
挥日戈:挥舞抵御日月的武器。
儿童:孩童。
佳节:节日。
呼唤:呼喊。
兴不浅:兴致浓厚。
健起:振作起来。
婆娑:舞动。
翻译
习性难以摆脱衰老,壮志依然高昂。突然发现自己与乡亲们同龄,惊讶岁月匆匆。
视力虽好却看不见自己苍老,还以为脸颊微红是青春。
今日镜中相见,憔悴如秋日枯荷。
身体已随时光变迁,岁月又虚度了许多。
醒悟这一切已太迟,醒悟后又该怎么做呢。
乌兔交替,时光残酷,无法挽留。
只需磨砺解忧之剑,无需挥舞抵御日月。
孩童们欢庆节日,歌舞喧闹。
我也兴致颇浓,强打精神共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春日览镜有感》,诗人通过春日照镜,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首句“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无奈,虽然内心依旧充满壮志,但身体已显老态。接着,“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揭示了诗人惊讶于自己已步入老年,与乡亲们同列。诗人感慨“有眼不自见,尚谓朱颜酡”,意为自己曾忽视岁月的流逝,如今镜中的容颜憔悴如枯荷。
诗人意识到光阴荏苒,岁月蹉跎,“悟此吁已晚”,感叹醒悟得太迟。他明白无法抗拒时光,转而采取超脱的态度,“乌兔两恶剧,不满一笑呵”,认为乌兔(日月)虽无情,但不必为此烦恼。他决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如同儿童欢度佳节般,“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用诗歌和欢笑来化解忧愁。
最后,诗人也参与到孩子们的节日庆祝中,“儿童竞佳节,呼唤舞且歌”,自己也“健起相婆娑”,展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丰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