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密林飞暗狖,广泽发鸣鸿全文

密林飞暗狖,广泽发鸣鸿

出处:《夜下湘中
唐 · 马戴
洞庭人夜别,孤棹下湘中。
露洗寒山遍,波摇楚月空。
密林飞暗狖,广泽发鸣鸿
行值扬帆者,江分又不同。

拼音版原文

dòngtíngrénbiézhàoxiàxiāngzhōng

hánshānbiànyáochǔyuèkōng

línfēiànyòu广guǎngmíng鸿hóng

xíngzhíyángfānzhějiāngfēnyòutóng

注释

洞庭:指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人夜别:夜晚时与人告别。
孤棹:孤单的小船。
下湘中:向下驶向湘江中部。
露洗:被露水洗涤。
寒山:冷清的山。
波摇:水面波动。
楚月:楚地的月亮,此处代指湖南、湖北一带。
密林:茂密的树林。
飞暗狖:飞出黑色的猿猴,‘狖’古语中指长臂猿一类的动物。
广泽:广阔的水域。
发鸣鸿:鸿雁发出鸣叫声。
行值:行进中遇到。
扬帆者:正在升起帆准备航行的人。
江分:江面分开。
又不同:航道变得不再相同。

翻译

在洞庭湖边夜晚告别,孤单的小船向湘江下游驶去。
露水洗净了寒冷的山峦,水波摇动着楚地的空旷明月。
密林中飞出暗黑的猿猴,广阔的水域中鸿雁鸣叫声响彻。
行船时遇到正扬帆的人,江面分开我们的航向又变得不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洞庭湖边离别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首句“洞庭人夜别”直接点出场景和情感基调,即在洞庭湖畔与人道别于夜色之中。“孤棹下湘中”则具体描绘了离别时的孤独画面,诗人一人乘舟而行,处境凄清。

接下来,“露洗寒山遍”和“波摇楚月空”两句,通过对露水洗净山峦和湖面上波光摇曳的描写,传达了夜晚的凉意以及自然界的静谧。这里的“露”和“波”,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形容,也隐喻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密林飞暗狖,广泽发鸣鸿”两句则从听觉上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树林中的小动物在黑暗中活跃,而广阔的沼泽地带传来了鸟儿的鸣叫声,这些细节都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最后,“行值扬帆者,江分又不同”两句,则是对诗人在夜航中所见景象的描写。诗人观察到即使是在同一条河流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水域也会展现出不同的面貌。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多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夜别景象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孤独、凄清的情怀,以及对于时光流转和世事变化无常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