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爱之忍去,便欲此地巢云松
出处:《留题西林寺揽秀亭》
宋 · 郭祥正
行瞻香炉峰,未出二林口。
一区广地如席平,谁作新亭名揽秀。
秀色可揽结,正对香炉峰。
李白爱之忍去,便欲此地巢云松。
寂寥往事三百载,涧泉谷草依旧扬清风。
泉可掬,草可撷,清风洒面如冰雪。
閒来携手四五人,倒尽金壶颊不热。
寸心何独忘宠荣,形骸遗尽神超越。
寄语世上士,劝君早归来。
霹雳轰车胆欲落,忠愤虽死何为哉。
此时竟不悟,此心徒自知。
岚光向晚紫翠滴,杜鹃更在深林啼。
试拂横琴奏流水,指下忽作商声悲。
悲来乎,可奈何,推琴罢酒为君歌。
一区广地如席平,谁作新亭名揽秀。
秀色可揽结,正对香炉峰。
李白爱之忍去,便欲此地巢云松。
寂寥往事三百载,涧泉谷草依旧扬清风。
泉可掬,草可撷,清风洒面如冰雪。
閒来携手四五人,倒尽金壶颊不热。
寸心何独忘宠荣,形骸遗尽神超越。
寄语世上士,劝君早归来。
霹雳轰车胆欲落,忠愤虽死何为哉。
此时竟不悟,此心徒自知。
岚光向晚紫翠滴,杜鹃更在深林啼。
试拂横琴奏流水,指下忽作商声悲。
悲来乎,可奈何,推琴罢酒为君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西林寺揽秀亭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开篇“行瞻香炉峰,未出二林口”,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峰与丛林的壮丽景象,引人入胜。接着,“一区广地如席平,谁作新亭名揽秀”两句,不仅描绘了亭子所在之地的开阔与宁静,也巧妙地点出了亭子的名字“揽秀”,寓意着此处风景的秀丽。
“秀色可揽结,正对香炉峰。李白爱之忍去,便欲此地巢云松。”这里借用了李白的故事,表达了对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仿佛连伟大的诗人也难以割舍这份自然之美。接下来,“寂寥往事三百载,涧泉谷草依旧扬清风”则将时间的长河与自然的永恒对比,展现了岁月流转中不变的自然景观。
“泉可掬,草可撷,清风洒面如冰雪。閒来携手四五人,倒尽金壶颊不热。”这几句描绘了在清泉与绿草间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以及与友人共享美酒的欢乐时光,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和谐。
“寸心何独忘宠荣,形骸遗尽神超越。”诗人在此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以及对精神超越的追求,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最后,“岚光向晚紫翠滴,杜鹃更在深林啼。试拂横琴奏流水,指下忽作商声悲。”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与声音,以及诗人抚琴时的思绪,既有自然界的美丽,也有内心的感慨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