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带得拈花夙慧来,读书坡老钓鱼台全文

带得拈花夙慧来,读书坡老钓鱼台

清末民国初 · 许南英
带得拈花夙慧来,读书坡老钓鱼台
风檐耻作雕虫技,露布争看倚马才。
不取贼珍同李屈,更敦友谊胜陈雷。
与君销尽春江劫,已是葭飞两度灰。

鉴赏

这首诗《赠彭华绚茂才(其二)》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带得拈花夙慧来,读书坡老钓鱼台”,以“带得”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与彭华绚之间深厚的情谊,如同携带着前世的智慧而来。这里巧妙地将彭华绚比作“坡老”(苏轼),并以“钓鱼台”象征彭华绚的隐逸生活或文学创作,表达了对彭华绚才华的赞赏和对其生活方式的向往。

颔联“风檐耻作雕虫技,露布争看倚马才”,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他以“风檐”自喻,表示自己不屑于那些琐碎的文人技巧,而更看重像“倚马才”那样即兴挥洒的才华。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高远追求,也暗含了对彭华绚才能的推崇。

颈联“不取贼珍同李屈,更敦友谊胜陈雷”,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与彭华绚之间的真挚友谊。这里引用了“李屈”和“陈雷”的典故,前者指李陵和屈原的友情,后者指陈重和雷义的交情,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知音之交。诗人以此表明,与彭华绚的友谊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更加珍贵。

尾联“与君销尽春江劫,已是葭飞两度灰”,表达了诗人与彭华绚共同经历岁月变迁,见证了时间的流逝。这里的“春江劫”可能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沧桑,“葭飞两度灰”则可能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暗示两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能够跨越时间的考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艺术的高远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