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周大篆成史籀,宣圣传经制蝌蚪。
总因仓颉见鸟迹,象形置书变来久。
李斯小篆类玉箸,钟鼎鱼虫分众手。
碧霄鸾凤漫回翔,沧海蛟螭互蟠纽。
有如垂露杨柳叶,或似委薤剑环首。
许慎程邈评已彰,馀子纷纷亦何有。
有唐阳冰号高古,常拓鸿都峄山谱。
新泉丹井尚幸存,缨络麒麟折钗股。
刻符摹印气候形,义理深关非小补。
南阳髯翁学古书,雅与秦汉参锱铢。
古文奇字荡胸臆,岂若俗工讹鲁鱼。
自言初习胜国时,玉雪左丞吾所师。
荻茎锥沙指画腹,廿年勤苦求妍姿。
呜呼方今世雍熙,明良际遇千载期。
大书功德勒金石,绝胜草草人间碑。
拼音版原文
维周大篆成史籀,宣圣传经制蝌蚪。
总因仓颉见鸟迹,象形置书变来久。
李斯小篆类玉箸,钟鼎鱼虫分众手。
碧霄鸾凤漫回翔,沧海蛟螭互蟠纽。
有如垂露杨柳叶,或似委薤剑环首。
许慎程邈评已彰,余子纷纷亦何有。
有唐阳冰号高古,尝拓鸿都峄山谱。
新泉丹井尚幸存,缨络麒麟折钗股。
刻符摹印气候形,义理深关非小补。
南阳髯翁学古书,雅与秦汉参锱铢。
古文奇字荡胸臆,岂若俗工讹鲁鱼。
自言初习胜国时,玉雪左丞吾所师。
荻茎锥沙指画腹,廿年勤苦求妍姿。
呜呼方今世雍熙,明良际遇千载期。
大书功德勒金石,绝胜草草人间碑。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行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尤其是篆书的赞美之作。诗中首先提及了周朝的大篆和史籀,以及孔子传经的蝌蚪文,强调了文字起源的演变过程。接着,诗人提到了李斯的小篆,以其如玉筷子般的精致,以及钟鼎上的各种不同风格,展现了篆书的多样性和技艺之精。他还描绘了篆书的形态之美,如鸾凤翱翔、蛟螭盘绕,形象生动。
诗人以垂露杨柳叶和剑环首为喻,形容篆书的线条流畅和造型各异。他高度评价了许慎和程邈对篆书的研究,认为他们的评述具有权威性。然后,他赞扬唐代阳冰的篆书风格高古,以及阳冰对峄山等名碑的拓本工作。他还提到一些珍贵的篆书作品,如新泉丹井的铭文,其价值不菲。
诗人对南阳的书法家滕用亨推崇备至,称其学习古书深入,能与秦汉时期的大师相媲美。他认为滕用亨的书法不仅技艺精湛,更在于其对古文奇字的理解和情感投入,远超一般工匠的粗陋之作。最后,诗人感叹在太平盛世,书法艺术得以发扬光大,滕用亨的大书功德被镌刻于金石之上,超越了寻常碑文的简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历史典故,展示了篆书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滕用亨这样书法大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