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出处:《酬高使君相赠》
唐 · 杜甫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僧牢落:僧人稀少。空房:空荡的房间。
寓居:寄居。
故人:老朋友。
禄米:粮食。
邻舍:邻居。
双树:两棵树。
听法:静心听佛法。
三车:三辆马车。
载书:装载书籍。
草玄:研究深奥的学问(指《老子》的注解)。
赋:文笔。
相如:司马相如(汉代著名辞赋家)。
翻译
古老的寺庙僧人稀少,空荡的房间我寄居于此。老朋友供给我粮食,邻居赠送我菜蔬。
我可以在两棵树下静心听佛法,但是否能有三辆马车装满书籍。
我怎敢妄称研究深奥的学问,或许我的文笔能像司马相如般华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古寺的僧人日常生活的情景。"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表明僧人的生活环境,古老的寺庙内,僧人安静而简朴地居住。"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则展示了僧人的生计,以及与周围邻里和谐相处的情形。
诗中接着写到"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这里的“双树”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两棵大树,而“容听法”则是僧人在树下聆听佛法的意境。"三车肯载书"表明这位僧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即使需要用到三辆车来运送也愿意去收集书籍。
最后两句"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中,“草玄”可能指的是古代哲学家庄周的思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与敬仰。"赋或似相如"则是说自己的文学创作或许能达到战国时期著名辞赋作者司马相如的水平。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既有对佛法的尊崇,也有对知识的渴望和自我文学创作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