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出处:《悟禅三首寄胡果 其一》
唐 · 元稹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注释
近闻:最近听说。胡隐士:指一位姓胡的隐居高人。
潜认:暗自认同或领悟。
得心王:认识到自己内心的主宰或达到心境的高境界。
不恨:不遗憾。
百年促:人生的短暂,百年是人生的概数。
翻悲:反而感到悲伤。
万劫长:指无尽的轮回和时间的漫长。
有修:进行修行。
终有限:终究是有局限的。
无事:无为而治,不做多余的事。
无殃:没有灾祸。
慎莫:千万不要。
通方便:随意提供帮助或开后门。
应机:根据具体情况。
不顿忘:不要完全忘记,要时刻铭记在心。
翻译
最近听说那位隐居的胡先生,暗自领悟了心灵的主宰。他不遗憾人生短暂,反而悲伤于无尽的轮回之苦。
修行虽有其界限,但无为便能免受灾难。
切莫随意行方便之门,应对时机切莫完全忘却。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禅修体验和心得的诗歌。开篇“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两句,表明诗人最近听说了一位名叫胡的隐士,他在内心深处找到了自己的主宰,这里的“心王”指的是内心的觉醒和自我认识。接下来的“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而历史悠久的感慨,不后悔百年的人生太过匆忙,却为时间的无限延伸感到悲哀。
中间的“有修终有限, 无事亦无殃”两句,意味着即使禅修也有尽头,但如果没有贪欲和烦恼,也就不会有罪业产生。这是对佛教中因缘果报的理解和体悟。
最后,“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两句,则告诫自己或他人要谨慎地使用一切方便之法,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要迅速作出反应,不要有片刻的遗忘。这是对禅修中机智和警觉的强调。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禅修、生命、时间以及觉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