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恐愁红向春死,不死应须探春髓
出处:《阳翟新朱定甫赋》
元末明初 · 宋濂
镇帷犀重鲜室温,白天碎碎玉花纷。
窗开云母不知夜,帐结流苏散锦文。
盈盈小妾被流黄,抱瑟升楼发浩倡。
铜龙漏极曙光动,驩绝竟忘寒夜长。
祇恐愁红向春死,不死应须探春髓。
龙刀切纸印冰花,贴在九华赪壁里。
冉冉南光走冷圭,梅含春影与云齐。
青丝玉壶具憔悴,井底生尘却解携。
窗开云母不知夜,帐结流苏散锦文。
盈盈小妾被流黄,抱瑟升楼发浩倡。
铜龙漏极曙光动,驩绝竟忘寒夜长。
祇恐愁红向春死,不死应须探春髓。
龙刀切纸印冰花,贴在九华赪壁里。
冉冉南光走冷圭,梅含春影与云齐。
青丝玉壶具憔悴,井底生尘却解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细腻情感与生动景象的画面。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将一个女子在清晨时分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先,通过“镇帷犀重鲜室温”一句,营造出室内温暖而静谧的氛围,犀牛角制成的帷幔透着淡淡的香气,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接着,“白天碎碎玉花纷”则以比喻的手法,将阳光洒落的场景比作纷飞的玉屑,形象地描绘了光线的细腻与美丽。
“窗开云母不知夜,帐结流苏散锦文”,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的装饰与氛围。云母窗透出的光与夜色交织,帐顶垂下的流苏在晨光中散放出斑斓的色彩,展现出一种既古典又华美的生活情调。随后,“盈盈小妾被流黄,抱瑟升楼发浩倡”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晨光中弹奏瑟琴的场景,她的动作轻盈优雅,音乐悠扬,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美感。
“铜龙漏极曙光动,驩绝竟忘寒夜长”两句,通过铜制的滴漏和即将破晓的曙光,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最后,“祇恐愁红向春死,不死应须探春髓”则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以及对生命活力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