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与汝辈,藉草作清明
出处:《雨闷示儿子》
宋 · 陆游
东吴春雨多,略无三日晴。
濛濛平野暗,淅淅空阶声。
百花雨中尽,三月未闻莺。
重裘坐奥室,时序真强名。
亦欲借驴出,泥淖沾衣缨。
抚事每累欷,浊醪聊独倾。
景运今方开,关辅一日平。
我家本好畴,灞浐可躬耕。
买酒新丰市,看花下杜城。
会当与汝辈,藉草作清明。
濛濛平野暗,淅淅空阶声。
百花雨中尽,三月未闻莺。
重裘坐奥室,时序真强名。
亦欲借驴出,泥淖沾衣缨。
抚事每累欷,浊醪聊独倾。
景运今方开,关辅一日平。
我家本好畴,灞浐可躬耕。
买酒新丰市,看花下杜城。
会当与汝辈,藉草作清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吴:古地名,指三国时期的吴国。略无:完全没有。
濛濛:形容雨雾迷蒙的样子。
强名:恰当的名称,这里指时节更替。
泥淖:烂泥、沼泽。
浊醪:浊酒,指劣质的酒。
景运:国运、时运。
好畴:肥沃的土地。
新丰市: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附近。
杜城:古代长安城的别称。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祭扫先人。
翻译
东吴地区的春天雨水频繁,几乎没有连续三天放晴的日子。细雨蒙蒙,田野变得昏暗,台阶上空回荡着雨滴的声音。
百花在雨中凋零,三月里也听不到黄莺的鸣叫。
穿着厚重的皮袍坐在温暖的室内,时节更迭,真是名副其实。
我也想骑着驴出行,但泥泞的道路让衣服都沾满了泥浆。
每当想到世事,我总是感慨叹息,只能借酒浇愁。
如今国运正盛,关中地区日渐安宁。
我家本就出身农耕之家,灞浐之地适合亲自耕种。
我会去新丰市买酒,在杜城下赏花。
将来定会和你们一起,铺席草地度过清明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雨闷示儿子》,描绘了江南春天多雨的景象以及诗人因雨而引发的内心感受。首句“东吴春雨多,略无三日晴”写出了江南春季雨水频繁的特点,连绵不断。接着,“濛濛平野暗,淅淅空阶声”通过细腻的视听描写,展现了雨滴轻柔地洒在田野和台阶上的画面,营造出阴郁的氛围。
诗人感叹“百花雨中尽,三月未闻莺”,表达对春天生机被雨打落的惋惜,以及对鸟鸣声的怀念。室内穿着厚重衣物的诗人“重裘坐奥室”,感受到季节更迭带来的强烈反差,认为“时序真强名”。他想借驴出行,但道路泥泞,令人忧虑,“泥淖沾衣缨”。
面对世事纷扰,诗人不禁情绪低落,“抚事每累欷”,只能借酒消愁,“浊醪聊独倾”。然而,他心中仍怀有希望,期待战乱结束,天下太平,“景运今方开,关辅一日平”。诗人回忆起家乡的好田地,想象在灞浐河边躬耕的生活,还计划去新丰市买酒,在杜城欣赏花开,最后表达了与家人共度清明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