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白首书窗成钜儒,不知簪组遍屠沽全文

白首书窗成钜儒,不知簪组遍屠沽

出处:《醉后戏赠苏九翛
唐 · 权德舆
白首书窗成钜儒,不知簪组遍屠沽
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蔿于。

拼音版原文

báishǒushūchuāngchéngzhīzānbiàn

quànjūnwènchángānqiěshānwěi

注释

白首:一生。
书窗:窗前苦读。
钜儒:大儒。
簪组:仕途,官场。
屠沽:屠夫和酒徒,比喻世俗生活。
劝君:我劝你。
长安路:通往京都长安的道路,代指仕途。
鲁山:鲁山,可能指鲁地的山或某位诗人,这里泛指富含文化的地方。
于蔿于:于蔿于,可能是鲁山的诗篇名,也可能象征着读书的内容。

翻译

一生在窗前苦读成为大儒,却未曾料到仕途坎坷如屠夫和酒徒。
我劝你别再去打听那长安的路,不如静心阅读鲁山的诗文以自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书生在窗前读书的情景,头发已经斑白,却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甚至不知道外界的世事变迁。劝诫之语则是对友人苏九翛的一种提醒或嘲讽,不必过于关心遥远的长安路上的消息,还是享受眼前这个简单而平和的田园生活吧。

诗中“书窗成钜儒”一句,通过“白首”的形象,表达了书生对学问的执着与投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淡泊。"簪组遍屠沽"则是说外面的世界可能在变动,但这位书生已经不再关心这些世俗之事。

"劝君莫问长安路",这里的“长安路”代指远方或者更广阔的社会状态,而“且读鲁山于蔿于”则是在建议友人暂时放下对外界的好奇与关注,享受现在所处环境下的宁静。鲁山于蔿之地,取自《诗经》,象征着田园生活和平和美好的自然环境。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