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苟不移,岁寒共贞素
出处:《祁四衍曾之燕书来约别伏枕赠之》
明 · 曾仕鉴
念子远行迈,采采芳洲杜。
长路多虎狼,白日忽已暮。
怅彼行者遥,不惜居者苦。
与子连枝鸟,分飞在中路。
子去将谁因,新知不如故。
在远贱易忘,良无金石固。
子其爱景光,高堂有慈母。
中情苟不移,岁寒共贞素。
长路多虎狼,白日忽已暮。
怅彼行者遥,不惜居者苦。
与子连枝鸟,分飞在中路。
子去将谁因,新知不如故。
在远贱易忘,良无金石固。
子其爱景光,高堂有慈母。
中情苟不移,岁寒共贞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曾仕鉴所作的《祁四衍曾之燕书来约别伏枕赠之(其二)》。诗中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关怀。
首句“念子远行迈”,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切挂念。接着,“采采芳洲杜”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的旅途,以“芳洲杜”象征着旅途中的美好与希望,同时也暗含着离别的哀愁。
“长路多虎狼,白日忽已暮”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以及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友人旅途的不易。
“怅彼行者遥,不惜居者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对留守在家人的同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家庭情感。
“与子连枝鸟,分飞在中路”以“连枝鸟”比喻友人与自己之间的深厚关系,即使分别,心却紧紧相连,形象生动。
“子去将谁因,新知不如故”表达了对旧友的珍视,认为新交的朋友无法替代老朋友的情谊。
“在远贱易忘,良无金石固”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即使在远方,也容易被遗忘,友情并非坚如磐石。
最后,“子其爱景光,高堂有慈母。中情苟不移,岁寒共贞素”是对友人的劝勉,希望他珍惜时光,照顾好家人,并表达了对友情长久不变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