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
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
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
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
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
挂冠及未耄,当获一纪闲。
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
譬如万斛舟,行此九折湾。
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
岁晚家乡路,莫遣生榛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甥舅氏:指甥儿、外甥和舅父等亲戚关系。摧颓:形容衰老、颓废。
东诸侯:指东方的诸侯或有权势的人。
佳江山:美好的山水风景。
寒松:常绿乔木,象征坚韧。
髻鬟:古代妇女的发髻。
老不死:长寿,不老。
一笑:微笑,轻松面对。
蛮:这里指未经开化的状态。
挂冠:辞官,隐退。
耄:八九十岁的年纪。
一纪:十二年。
进取:追求仕途或进步。
坚顽:固执,难以改变。
万斛舟:形容大船,比喻人有大志向或才能。
九折湾:曲折的水道,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
仲氏:姓仲的人。
一沤:佛教术语,指泡沫,比喻短暂的事物。
目尘寰:目光穿透尘世,形容洞察力强。
榛菅:杂草,比喻荒芜或未开发的地方。
翻译
与亲族们,衰老容颜共现。同为东方诸侯,共享这片美好河山。
寒冬松树无花朵,怎可插于发髻间。
唯有长寿不老,笑对世间荣枯变迁。
我像白乐天,只是缺少那份天真。
未至老态龙钟,希望能有十年清闲。
你也难求仕途晋升,才华出众却命运坎坷。
如同巨舟过弯,历经重重困难。
仲氏新悟大道,目光如洗涤尘世。
年末归乡之路,切勿让杂草丛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诗中表现了对亲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个人理想的寄托。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这两句通过描绘家庭成员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里的“摧颓”指的是年纪渐长,“苍颜”则是形容岁月给脸上留下的痕迹。
“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亲人一同欣赏和保护美好的自然风光的愿望。“东诸侯”可能指的是远方的贵族或高官,“佳江山”则是对美丽景色的赞叹。
“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这里借用了寒松和无花季节来比喻岁月的流逝以及人生的寂寞。诗人通过询问如何能在这样萧瑟的环境中找到装饰头发的花朵,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难以获得的感慨。
“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这两句则是诗人面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所表现出的豁达态度。尽管外界的荣华可能会凋零,但诗人仍然保持着内心的从容与自得。
“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这里诗人自比为古代隐逸者乐天,表明自己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然而,“但无素与蛮”则显示了诗人虽然有这样的理想,但现实中可能并非如此。
“挂冠及未耄,当获一纪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退隐愿望,希望能够在某个时刻卸下官职的重担,获得一段平静的生活时光。
“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这里是对亲人或弟子的勉励和赞美,表明他们虽然能力不凡,但命运多舛,需要更加坚韧不拔地前行。
“譬如万斛舟,行此九折湾。”这两句以大船航行在曲折的河道中来比喻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挑战。诗人鼓励亲人或弟子要像那艘坚韧不拔的大船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考验。
“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这里可能是在提及某位友人的学术成就或精神追求。诗中通过描述他们的智慧和见识来表达对他们的赞赏。
“岁晚家乡路,莫遣生榛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年迈时光中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希望不要让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侵扰到个人的平静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亲情的寄托以及个人理想的表达,展现了苏轼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远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