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苍颜不复童,幸然三老此时同
出处:《和鲁漕春雨有感三首 其二》
宋 · 吴芾
自叹苍颜不复童,幸然三老此时同。
登高能赋多佳咏,把酒论文有古风。
可恨雨师频作恶,直疑春事遂成空。
愁来不用殷勤劝,已判花前为一中。
登高能赋多佳咏,把酒论文有古风。
可恨雨师频作恶,直疑春事遂成空。
愁来不用殷勤劝,已判花前为一中。
注释
苍颜:苍老的容颜。童:童年,年轻的时光。
三老:三位年长的人。
登高:登山。
赋:吟诗。
佳咏:优美的诗篇。
论文:讨论文学。
古风:古人的风格。
雨师:掌管雨的神。
频作恶:频繁带来恶劣天气。
春事:春天的景色或事物。
遂成空:化为乌有,落空。
愁来:忧愁时。
殷勤:热心地。
判:注定,决定。
花前:花下。
翻译
我感叹自己不再年轻,幸好此时还有三位长者相伴。登上高处吟诗作赋,多有美妙篇章,举杯论诗充满古人的风范。
可恨雨神频繁作怪,让人怀疑春天的美好终将落空。
忧愁时无需他人劝慰,我已经决定在花前独自消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鲁漕春雨有感三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
“自叹苍颜不复童,幸然三老此时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与朋友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喜悦。
“登高能赋多佳咏,把酒论文有古风。” 这里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能和品味,他能够在登临高处时发表优美的赞歌,并且在饮酒论文时体现出一种古典的韵味。
“可恨雨师频作恶,直疑春事遂成空。” 诗人对连绵的春雨感到不满,这些雨水似乎在破坏春天本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使得一切美好的期待都可能化为泡影。
“愁来不用殷勤劝,已判花前为一中。”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光易逝和花开不久的忧伤,他不需要别人的劝慰,因为已经接受了自然界的无常,花前月下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但终究是短暂且无法长存的。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周遭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