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千万转,不得见东安
出处:《东安舟中》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秋水流何急,鱼梁欲上难。
风雷争一石,烟雨失诸滩。
渡口鸣蝉乱,人家落木寒。
青山千万转,不得见东安。
风雷争一石,烟雨失诸滩。
渡口鸣蝉乱,人家落木寒。
青山千万转,不得见东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安舟中的秋日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联“秋水流何急,鱼梁欲上难”以急流和难以攀登的鱼梁为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季水流湍急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行船的艰难。急流与鱼梁的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了人生的不易。
颔联“风雷争一石,烟雨失诸滩”进一步渲染了舟行时的恶劣天气。风雷交加,仿佛在争夺着一块石头,而烟雨迷蒙,使得原本清晰的河滩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也象征了人生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
颈联“渡口鸣蝉乱,人家落木寒”则将视角转向了渡口与村落。鸣蝉声声,扰乱了宁静,而随着落叶飘零,家家户户都显得格外寒冷。这一联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既热闹又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青山千万转,不得见东安”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东安的向往与无奈。尽管青山连绵,道路曲折,但最终却未能到达东安,留下了一丝遗憾与期待。这不仅是对地理空间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程的隐喻,暗示了追求目标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阻碍与未尽之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挑战时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