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公雨花手,微公傲霜节
出处:《离云居道中偶成寄微先驰恭首座》
宋 · 李彭
久乐岩中趣,未觉身世拙。
冬暖愁云开,岁晏尘事歇。
山灵招我游,草木亦欣悦。
黄松少稚羔,苍崖对宿雪。
山川谁断取,擎在仇池穴。
恭公雨花手,微公傲霜节。
唤起随粥鱼,谈馀饯山月。
两禅过虎溪,一笑颇清绝。
归来武陵春,欲向幽人说。
冬暖愁云开,岁晏尘事歇。
山灵招我游,草木亦欣悦。
黄松少稚羔,苍崖对宿雪。
山川谁断取,擎在仇池穴。
恭公雨花手,微公傲霜节。
唤起随粥鱼,谈馀饯山月。
两禅过虎溪,一笑颇清绝。
归来武陵春,欲向幽人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沉浸在自然之中的宁静与喜悦。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山林的静谧之美,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情。
“久乐岩中趣,未觉身世拙。” 开篇即点明诗人深陷于山林的乐趣之中,仿佛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自在感。
“冬暖愁云开,岁晏尘事歇。” 冬天的温暖驱散了愁云,年末的宁静让尘世的琐事暂时消逝,营造出一片心灵的净土。
“山灵招我游,草木亦欣悦。” 山林似乎在召唤诗人去探索,连草木都显得格外欢愉,进一步渲染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黄松少稚羔,苍崖对宿雪。” 描绘了黄松下幼小的鹿群,苍老的岩石映衬着积雪,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
“山川谁断取,擎在仇池穴。” 这一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山川壮丽景象的赞叹,仿佛它们被巧妙地安置在仇池穴中,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恭公雨花手,微公傲霜节。” 提到了两位高僧,恭公以雨花般的手法表达佛法,微公则以傲霜的节操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
“唤起随粥鱼,谈馀饯山月。” 描述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通过煮粥喂鱼的细节,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与和谐,而谈笑之后,山月相伴,更添了几分诗意。
“两禅过虎溪,一笑颇清绝。” 两位禅者越过虎溪,相视而笑,这份清绝的笑声,是对彼此心灵契合的最好诠释。
“归来武陵春,欲向幽人说。” 最后,诗人归家时,心中满载着这次山居体验的美好回忆,想要与隐居的知音分享这份宁静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