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自古无公道,不遣刘郎到白头
出处:《李使君挽词三首 其一》
宋 · 周紫芝
治剧知公老更优,何尝箕敛急征求。
谁言粟自关中漕,但见钱从地上流。
已报南来三日政,为宽北顾一时忧。
皇天自古无公道,不遣刘郎到白头。
谁言粟自关中漕,但见钱从地上流。
已报南来三日政,为宽北顾一时忧。
皇天自古无公道,不遣刘郎到白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为李使君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李使君清廉公正、体恤百姓的赞美,同时也对当时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
首句“治剧知公老更优”,赞扬李使君在治理复杂事务时展现出的老练与卓越能力,即便年岁已高,仍能胜任重任。接着,“何尝箕敛急征求”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李使君并未像其他官员那样急于搜刮民财,而是真正关心民生疾苦。
“谁言粟自关中漕,但见钱从地上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指出粮食或许确实需要通过关中转运,但百姓的财富却如同洪水般从地面上流失,形象地揭示了官府对百姓财富的掠夺,与李使君的清廉形成鲜明对比。
“已报南来三日政,为宽北顾一时忧”则进一步描绘了李使君在南边处理政务的成效,以及他为北方百姓忧虑并采取措施缓解的善行,体现了他的勤勉与担当。
最后,“皇天自古无公道,不遣刘郎到白头”一句,借古讽今,暗指即使如李使君这样的清官也难逃命运的不公,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晚年幸福,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和对李使君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使君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