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全文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出处:《送浑将军出塞
唐 · 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拼音版原文

jiāngjūnguìbīngqiěqiánghànjiāshìhúnxiéwáng
sūnxiāngchéngzàicháo

zhìjīnyànzhīxià
kòngxiánjìnyòngyīnshānérdēngzhènchángwǎn

yínānxiùmáoměizhúpiáoyáodōu
广guǎngcóngláixiānjiāngshì

wèiqīngwèikěnxuésūn
chuányǒushāchǎngqiānwànzuóbiāntíngshūzhì

chéngtóuhuàjiǎosānshēngxiábǎodāozhòumíng
nénggānwàn

xīnqínpànzuòniánxíng
huángyúnbáicǎoqiánhòucháojiànjīngmáodiāodòu

sāixiàyìngduōxiáshǎoniánguān西jiànchūnyángliǔ
cóngjūnjièwènsuǒcóngshuí

jiànhāndāngshí
yuǎnbiéqīngràocháopíngróngzǎozhòngxuānshī

注释

浑将军:即浑释之,曾为右武卫大将军,其祖先是曾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
浑邪王:据《史记·匈奴列传》所载:“浑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降汉。

燕支:山名,也作焉支山,在今甘肃山丹东。
控弦:引弓,意指士兵。
阴山:在内蒙古东部。
登阵:一作“临阵”。
大宛马:古大宛国多宝马,故用以名好马。
蝥弧:旗名。
逐:跟随。
嫖姚:这里指哥舒翰。
骨都:本为匈奴王名,这里指突厥将领。
卫青:据史载应是霍去病,因二人同时,故多有误引。
羽书:泛指军事报文。
画角:古代管乐器,出自西羌。
甘:决意。
判:拼。
判作:一作“动作”。
关西:玉门关以西。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hān)歌当此时。
绕朝:春秋时秦国大夫。
仲宣:三国文学家王粲字。

翻译

将军您出身尊贵,而且麾下兵力强盛,您的祖上汉朝时已经是浑邪王。
您家世代在朝中都蒙受皇恩,现在您的部属在燕支山一带。
您的士兵都是阴山一带的健儿,出战时常坐骑好马。
您的战马佩着银饰的马鞍,勒着镶玉的肚带,军中飘拂着精美的蝥弧旗。屡次追随哥舒翰将军击溃突厥军队。
您在战场上像李广那样身先士卒,在谋划方略上和霍去病一样,虽不学孙子、吴起的兵法,也能措置得宜,曲尽其妙。
据说边境又有千万敌人的骑兵入侵,昨天边塞上告急文书已经到了。
城头上画角之声响起,匣中的宝刀日夜在鸣叫。
浑将军意气风发,决定出征万里以外;努力作战,准备了出行一年的计划。
军队前进,扬起的尘土与白草相掩映;早上高举旌旗,夜里则击刁斗传令。
边塞上有很多侠义少年,关外春天可见不到杨柳。
从军应该选谁呢?击响宝剑高声歌唱正在这个时候。
您将远行,我和您分别,请别轻视我的送别之情,希望您早日平定侵略者,以便及早给朝廷献上获胜捷报的诗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骁勇善战、门第显赫的形象,通过对其家族与个人英勇事迹的描述,展现了古代边塞将领的英雄气概和不凡命运。诗中“汉家已是浑邪王”一句,点明了这位将军的贵族出身及其家族的辉煌历史。此外,“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则强调了他的战功和所乘坐骑的高贵。

诗人通过“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一句,细致地描写了将军装备之华丽与战斗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则是对这位将军武功的高度赞扬,与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李广和卫青相提并论。

诗歌后半部分转向了边塞的战争场景,“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描绘出边关紧张的军事氛围。"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将军远征沙场、坚守一年的赞美。

在“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军事动作的交织,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于时间限制的边塞生活。"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则是对边疆战士们青春年华与自然界变化之间关系的一种描绘。

最后,“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将军及部队的激赏和对英雄事迹的追寻。"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则是诗人向这位将军道别,希望他能平安凯旋,并通过寄送诗篇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展现了边塞生活和战争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