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全文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出处:《诗三百三首 其四
唐 · 寒山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
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注释

隐沦:隐居,遁世的生活方式。
嚣尘:喧嚣尘世,指世俗的纷扰。
践草:踏过杂草。
三径:古代隐士门前的小路,这里指自家小径。
瞻云:仰望云天,象征超脱尘世。
助歌:小鸟鸣叫仿佛在唱歌。
问法:询问佛法,可能暗示寻求精神寄托。
娑婆树:佛教中指痛苦烦恼的世界,如娑婆世界。
一春:比喻时间的流逝,一个春天相当于人间的一段时间。

翻译

我家喜好隐居生活,住处远离喧嚣尘世。
踏着杂草开辟出三条小路,仰望云天作为四方邻居。
小鸟助我唱和歌曲,却无人能与我论佛法。
今日身处娑婆世界,不知已度过多少个春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美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世俗喧嚣的超然。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开篇即以“好隐”表明诗人的生活理想,是要远离世间的纷扰与尘埃,寻找一片净土。这里的“沦”字生动地描绘出水流潺潺、清澈见底的自然景观。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诗人通过脚踏草地形成的小路(三径)和仰望天空中的云朵作为邻居(四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宁静与自然。这里的“践草”和“瞻云”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向高远的情怀。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诗人的孤寂感。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伴侣,只有鸟儿回应他的歌声,而当他想要探讨生命的深奥意义时,却找不到可以交谈的人。这不仅描绘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也凸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知识、智慧的渴望。

“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最后两句则以时间的流逝作为反思。娑婆树在这里象征着岁月的积累,而“几年为一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失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性的理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知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