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物本何悲,君悲当自适
出处:《次韵林千之秋夜见怀》
宋 · 周行己
清夜炯不寐,虚窗入圆璧。
鸿雁正南飞,庭柯已改色。
四运无停景,欻见节序隔。
百物自穰穰,吾心自寂寂。
秋物本何悲,君悲当自适。
楚玉非达士,泪苦为秋滴。
不如陶渊明,浊醪度晨夕。
以兹俟君子,须要生理得。
一饮置君忧,再饮□君□。
我感知己分,为子豁丹臆。
鸿雁正南飞,庭柯已改色。
四运无停景,欻见节序隔。
百物自穰穰,吾心自寂寂。
秋物本何悲,君悲当自适。
楚玉非达士,泪苦为秋滴。
不如陶渊明,浊醪度晨夕。
以兹俟君子,须要生理得。
一饮置君忧,再饮□君□。
我感知己分,为子豁丹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夜的沉思与感慨。首句“清夜炯不寐”点出夜晚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清醒,难以入眠。接着“虚窗入圆璧”描绘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室内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静谧的氛围。
“鸿雁正南飞,庭柯已改色”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变迁的感慨。接下来的“四运无停景,欻见节序隔”进一步强调了四季轮回、时间不停的概念,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百物自穰穰,吾心自寂寂”则将自然界的繁盛与个人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深沉。诗人接着探讨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的关系,“秋物本何悲,君悲当自适”,提出自然界的变化并非悲喜,而是客观规律,人应当自我调节情绪,适应自然。
“楚玉非达士,泪苦为秋滴”一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那些不能正确面对自然与人生变化的人的批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最后,“不如陶渊明,浊醪度晨夕”将陶渊明作为理想中的隐逸之士,赞美其能以酒度日,自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