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夜分而后寝,寝不敢熟睡全文

夜分而后寝,寝不敢熟睡

出处:《警策
宋 · 释德洪
汝未办道业,何能超尘累。
但观身精进,则知心猛利。
日中乃当食,食不敢尽味。
夜分而后寝,寝不敢熟睡
贪入光明想,贪證法明智。
是名心出家,是名身出世。
大哉无累神,合此有道器。
若具所行心,件件俱不是。
而称释氏子,动止是羞愧。

鉴赏

这首诗《警策》由宋代僧人释德洪创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语言,探讨了修行与出世的主题。

诗中首先提出疑问:“汝未办道业,何能超尘累。”意为一个人若未致力于修行,如何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与烦恼?接着,诗人通过“但观身精进,则知心猛利”这句话,强调了身体力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使心灵变得敏锐和强大。

进一步地,诗人阐述了修行的具体实践:“日中乃当食,食不敢尽味。夜分而后寝,寝不敢熟睡。”这表明修行者在饮食和睡眠上都有严格的要求,以此来磨练意志,减少欲望,保持清醒和专注。同时,“贪入光明想,贪證法明智”则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追求光明境界的决心。

“是名心出家,是名身出世”这两句,将内心的修行与外在的生活状态联系起来,指出真正的出家并非指物理上的离群索居,而是指心灵的解脱和超越。最后,“大哉无累神,合此有道器”表达了对自由自在、无牵无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强调了具备正确修行方法的重要性。

“若具所行心,件件俱不是”意味着即使修行者遵循正确的道路,但在具体行动中仍可能犯错,体现了修行过程中的自我反省和不断修正。最后一句“而称释氏子,动止是羞愧”则告诫人们,作为修行者,在言行举止上都应保持谦逊和谨慎,避免因小过失而感到羞愧。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和回答,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修行的本质和实践,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