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是山灵有诗癖,要来丈室亲词客
出处:《次韵苏主管小矾山歌》
宋 · 项安世
大字峥嵘如石柱,小字参差似钗股。
醉中写出矾山歌,梦中飞入矾山路。
恍然身在家林间,壶公八柱横当前。
并州剪刀色如水,剪取一半壶公烟。
袖归阁置晴窗著,相伴匡床閒企脚。
浑家惊喜看不休,一拳寒雪春未收。
但怪长身成缩瑟,不见当年倚天立。
昔如四辅朝帝乡,今如侏儒栏楯旁。
元是山灵有诗癖,要来丈室亲词客。
帝令费老下教之,千仞高崖缩盈尺。
又怪素发垂冰肤,不见当年青玉腴。
昔如婑媠春风髻,今如点滴银盘酥。
元是山灵生老思,时世梳妆非所喜。
帝令河汉下濯之,洗尽烟岚见云子。
四翁相对凛不他,正味森森酸齿牙。
更著玚花成五友,同名共色相辉华。
醉中写出矾山歌,梦中飞入矾山路。
恍然身在家林间,壶公八柱横当前。
并州剪刀色如水,剪取一半壶公烟。
袖归阁置晴窗著,相伴匡床閒企脚。
浑家惊喜看不休,一拳寒雪春未收。
但怪长身成缩瑟,不见当年倚天立。
昔如四辅朝帝乡,今如侏儒栏楯旁。
元是山灵有诗癖,要来丈室亲词客。
帝令费老下教之,千仞高崖缩盈尺。
又怪素发垂冰肤,不见当年青玉腴。
昔如婑媠春风髻,今如点滴银盘酥。
元是山灵生老思,时世梳妆非所喜。
帝令河汉下濯之,洗尽烟岚见云子。
四翁相对凛不他,正味森森酸齿牙。
更著玚花成五友,同名共色相辉华。
注释
峥嵘:形容雄伟、突出。参差:错落不齐。
矾山歌:可能指当地或作者创作的歌曲。
壶公:传说中的仙人。
并州剪刀:古代著名剪刀品牌。
晴窗:明亮的窗户。
匡床:古代的一种床铺。
寒雪:比喻白发。
倚天立:形容人身材高大。
侏儒栏楯:比喻地位低下的人。
元是:原来是。
诗癖:对诗歌的极度爱好。
丈室:书房。
费老:虚构的人物,可能是传授技艺的老师。
婑媠: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河汉:银河。
凛不他:严肃而不动摇。
森森:形容众多的样子。
酸齿牙:形容味道酸涩。
玚花:古代祭祀用的花器。
翻译
大字雄壮如石柱,小字错落像发钗。醉意中写下矾山歌,梦中飞越进矾山路。
忽然间仿佛身处林间,壶公八柱眼前横陈。
并州剪刀色泽如水,裁剪半缕壶公烟雾。
衣袖带回阁楼放在晴窗,陪伴我闲适地翘足。
全家惊喜不断观看,一拳寒雪仍未消融。
只觉身形瘦长如瑟缩,不再有当年倚天的姿态。
过去如四大辅臣朝拜帝都,如今却像侏儒守卫栏杆。
原来山灵有浓厚的诗情,特来丈室亲近诗人。
天帝令费老传授技艺,高崖瞬间缩至尺许。
又惊异白发垂落如冰肌,不见了当年的青春丰润。
昔日如婉约春风吹过的发髻,如今如点滴银盘上的酥油。
原来山灵已生出岁月的思绪,时代的妆容不再喜爱。
天帝令天河洗涤,洗净尘埃露出云朵。
四位老翁对坐严肃无他,酸涩的味道直刺牙齿。
再添玚花成为五友,同名同色相互辉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幅书法作品的赞赏,以小矾山歌为题,通过比喻和想象,生动展现了书体的特色。"大字峥嵘如石柱,小字参差似钗股",形象地刻画出字形的粗犷与细腻。醉酒中挥毫,梦境中游历,诗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书法艺术带来的精神享受。
接着,诗人将书法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及并州剪刀和壶公烟,以及放置在晴窗下的情景,显得既雅致又闲适。家人看到这幅作品,惊叹不已,犹如春雪未消的惊喜。诗人感慨字迹的变化,昔日倚天的豪迈如今变得内敛,如同从朝臣变为侏儒,象征着岁月的流转。
山灵的诗癖与时代变迁也体现在诗中,字迹的衰老与诗人的审美变化相应,而皇帝(可能指创作灵感)通过费老和河汉的力量,使字迹缩小或改变,展现出书法的神奇力量。最后,诗人以四翁和玚花为伴,寓意书法与自然、艺术的和谐共处,共同散发出光彩。
整体上,这首诗以书法为媒介,寓言人生百态,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