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尊俎列,微酡入腮脸
出处:《仲春雅集分韵得染字》
明 · 陶安
出自行春门,山明烟雾敛。
平湖芳草生,野水绿如染。
园亭桃李花,相映杯潋滟。
乘风登白纻,石路不巇险。
大江远漫漫,浮云闲冉冉。
绝顶尊俎列,微酡入腮脸。
山僧煮茗迎,松下门半掩。
穿林叩仙洞,琼章借披检。
钓台更留酌,真乐意无慊。
因嗟久城市,不觉时荏苒。
今日良宴集,兰亭视何忝。
同行皆俊彦,冠佩罗整俨。
临溪咏而归,悠然忆曾点。
平湖芳草生,野水绿如染。
园亭桃李花,相映杯潋滟。
乘风登白纻,石路不巇险。
大江远漫漫,浮云闲冉冉。
绝顶尊俎列,微酡入腮脸。
山僧煮茗迎,松下门半掩。
穿林叩仙洞,琼章借披检。
钓台更留酌,真乐意无慊。
因嗟久城市,不觉时荏苒。
今日良宴集,兰亭视何忝。
同行皆俊彦,冠佩罗整俨。
临溪咏而归,悠然忆曾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仲春雅集分韵得染字》描绘了春天出行踏青的雅致情景。首句“出行为春门,山明烟雾敛”展现了诗人从城门出发,山色在春日雾气中显得格外明亮。接着,“平湖芳草生,野水绿如染”两句,通过“芳草”和“绿如染”的比喻,生动描绘了湖边草地的生机盎然和碧波荡漾的美景。
诗人游历至园亭,桃花李花盛开,与杯中的酒液相互辉映,增添了欢乐气氛。“乘风登白纻,石路不巇险”写出了轻快的行进,山路虽有起伏,但并不险峻。沿途景色优美,大江浩渺,浮云悠闲,为雅集增添了宁静与超脱的意境。
到达山顶,诗人与友人举杯畅饮,享受着尊俎之间的欢聚。“山僧煮茗迎,松下门半掩”,僧人以茶相待,环境清幽,半掩的松木门透出一丝神秘。诗人又寻访仙洞,阅读仙家文献,增添了雅集的文化气息。
最后,诗人感叹久居城市的生活,这次聚会让他忘却时光流逝,感到无比愉悦。同行者皆为才俊,聚会如同兰亭集会般高雅,诗人自感荣幸。临溪而归,心中悠然想起古代贤人曾点的故事,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文人雅士的聚会活动,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