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胜有声,往还酬酢多欢娱
出处:《题独立图照》
清 · 陈式金
尔貌庸,尔体腴。
尔识暗,尔性拘。
一生爱画图,十载事岩区。
烽火忽迷途,避地若惊凫。
客中有所需,朝朝笔端濡。
患难人情殊,丹青滥于竽。
远游遁迹纷踟蹰,茅堂芦壁屡徒居。
忽闻江乡复一隅,适园无羔草木舒。
胡为乎袖手独立犹守愚,岂缘年届爱莲惮驰驱。
抑惧憧憧冠盖竞相趋,惟望游氛行息归旧庐。
无声胜有声,往还酬酢多欢娱。
尔识暗,尔性拘。
一生爱画图,十载事岩区。
烽火忽迷途,避地若惊凫。
客中有所需,朝朝笔端濡。
患难人情殊,丹青滥于竽。
远游遁迹纷踟蹰,茅堂芦壁屡徒居。
忽闻江乡复一隅,适园无羔草木舒。
胡为乎袖手独立犹守愚,岂缘年届爱莲惮驰驱。
抑惧憧憧冠盖竞相趋,惟望游氛行息归旧庐。
无声胜有声,往还酬酢多欢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画家在动荡时局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人以“尔貌庸,尔体腴。尔识暗,尔性拘”开篇,似乎在讽刺或描述这位画家平凡而拘束的形象,但紧接着的“一生爱画图,十载事岩区”则转向赞美其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在山岩间寻求灵感的生活方式。
“烽火忽迷途,避地若惊凫”描绘了画家在战乱中的惶恐与逃避,形象生动。接下来,“客中有所需,朝朝笔端濡”表现了画家在颠沛流离中仍坚持创作的状态。诗人通过“患难人情殊,丹青滥于竽”表达了在艰难时期,画家的作品可能因环境影响而显得平庸,但同时也暗示了艺术在困境中的生命力。
“远游遁迹纷踟蹰,茅堂芦壁屡徒居”描绘了画家四处漂泊,栖身简陋之处的生活情景。“忽闻江乡复一隅,适园无羔草木舒”则写出了画家偶然发现一处宁静之所,内心感到欣慰的情景。
“胡为乎袖手独立犹守愚,岂缘年届爱莲惮驰驱”两句,诗人似乎在探讨画家为何选择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或许是因为他内心的追求与坚持。“抑惧憧憧冠盖竞相趋,惟望游氛行息归旧庐”表达了画家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漠,以及渴望回归平静生活的愿望。
最后,“无声胜有声,往还酬酢多欢娱”总结了画家在艺术世界中的独特体验,即使外界喧嚣,内心的欢愉与满足却能超越一切。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画家在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内心世界与艺术追求,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