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天日无光,泽土松不长
出处:《赠姚怤》
唐 · 张籍
漏天日无光,泽土松不长。
君今职下位,志气安得扬。
白发文思壮,才为国贤良。
无人识高韵,荐于天子傍。
况我愚朴姿,强趋利名场。
远同干贵人,身举固难彰。
昔逢汴水滨,今会习池阳。
岂无再来期,顾恐非此方。
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
离别勿复道,所贵不相忘。
君今职下位,志气安得扬。
白发文思壮,才为国贤良。
无人识高韵,荐于天子傍。
况我愚朴姿,强趋利名场。
远同干贵人,身举固难彰。
昔逢汴水滨,今会习池阳。
岂无再来期,顾恐非此方。
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
离别勿复道,所贵不相忘。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天空阴沉无阳光,湿润的土地草木不生长。如今你身处低位,志向怎能得以张扬。
白发衬托出你的壮志,才华使你成为国家的贤良。
无人赏识你的高尚情操,无法在天子身边得到推荐。
更何况我愚笨质朴,勉强涉足名利争夺之地。
远离权贵之人,想要显赫很难被看见。
往昔在汴水边相遇,今日又在习池阳重逢。
难道没有再次相见的机会?只是怕已不在此地。
我愿如石中清泉,不愿做屋顶上的霜雪。
离别无需多言,重要的是彼此铭记不忘。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才华不被赏识的慨叹。开篇“漏天日无光,泽土松不长”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凄凉萧瑟的自然景象,暗示着一种缺乏生机与活力的氛围。紧接着,“君今职下位,志气安得扬”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目前处境的不满和对未来抱有的希望。
“白发文思壮,才为国贤良”则显示了诗人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才华足以使国家受益。然而,“无人识高韵,荐于天子傍”一句,却又流露出一种才华不被赏识的苦涩。
接下来的“况我愚朴姿,强趋利名场。远同干贵人,身举固难彰”几句话,则透露了诗人对于追求功名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在“昔逢汴水滨,今会习池阳”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旧友重逢的喜悦。
最后,“岂无再来期,顾恐非此方。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离别勿复道,所贵不相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以及希望保持真挚友情,不愿成为易逝的浮华。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一位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士人的心声,同时也传递出深沉的友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