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卓午,夜半子
出处:《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九》
宋 · 释智朋
日卓午,夜半子。
千门万户俱开,一声两声砧杵。
流沙浪阔,葱岭无路,达磨何曾归去。
千门万户俱开,一声两声砧杵。
流沙浪阔,葱岭无路,达磨何曾归去。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时间的更迭和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流转与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日卓午,夜半子",通过日夜交替,暗示了世间轮回不息,昼夜不停。"千门万户俱开,一声两声砧杵",描绘出城市和乡村在深夜中的宁静,远处传来的捣衣声,象征着生活的日常和岁月的痕迹。
"流沙浪阔,葱岭无路",运用了沙漠和高山的意象,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险阻和未知的远方,暗示了修行者追求真理的艰辛历程。"达磨何曾归去",提及达摩,传说中的禅宗初祖,这里可能寓意着寻求解脱的心灵之旅没有终点,达摩并未真正离去,而是寓言般地存在于每个求道者的心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自然景象和禅宗典故,表达了对生命流转和修行探索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