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但见烟与海,六合一混茫全文

但见烟与海,六合一混茫

出处:《爪哇火山诗
清末近现代初 · 杨圻
岛峡呜钟鼓,声音摇天阊。
绝壁启幽扉,星月在衣裳。
呼吸逼青冥,肃肃毛骨凉。
但见烟与海,六合一混茫
紫云忽割裂,一绕悬光芒。
千峰坐巨浸,大火发中央。
晔晔结天柱,奇彩拂银潢。
周山三百里,海上夜炫熿。
舟楫环地来,宵行见帆樯。
炎方多火山,昔闻殊惑惶。
明夷一洪炉,鼓铸煨阴阳。
磅礴时一泄,清浊乃抑扬。
万象不能名,五行实故常。
真宰根至理,微眇安得详。
须臾日亦出,光气不可当。
赤轮水底起,煮海若沸汤。
宇宙乃太明,历落见八荒。
火日相荡摩,四射作剑铓。
南洲水居七,天与波洸洸。
馀山渺缥间,至是皆辉煌。
若有圣人出,灯照临万方。
于物无不受,詄荡开明堂。
我读山海经,考證嗟未遑。
前年亲瘴疠,乘槎极朗光。
壮哉沧溟气,飞动意以偿。
夸丽伹赏奇,感叹复彷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爪哇岛上火山景象的壮观感受。首句“岛峡呜钟鼓,声音摇天阊”以钟鼓声起兴,暗示火山活动的震撼力。接下来,“绝壁启幽扉,星月在衣裳”描绘了火山口的神秘气氛,仿佛星月都为之增色。“呼吸逼青冥,肃肃毛骨凉”写出火山喷发时的炽热与冷峻并存。

诗人通过“紫云忽割裂,一绕悬光芒”形象地描绘了火山爆发时的绚丽景象,随后用“千峰坐巨浸,大火发中央”形容火山如巨柱般矗立,光芒四射。“周山三百里,海上夜炫熿”则展现出火山照亮四周的壮丽画面。诗人由火山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炼丹炉,认为它如同明夷洪炉,熔铸天地之气。

“万象不能名,五行实故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而“真宰根至理,微眇安得详”则揭示了宇宙的深邃和不易理解。随着太阳升起,“光气不可当”,诗人观察到“赤轮水底起,煮海若沸汤”的奇特景象,感叹宇宙之大,光明普照。

最后,诗人想象圣人出现,光照四方,万物皆受恩泽,同时表达自己未能详尽考证山海经的遗憾,以及对壮美自然的赞美和对未知的探索。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火山奇观的深刻印象和哲思。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