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城南道,郁郁惠陵阡
出处:《八月中浣同官会于尘外亭分韵得烟字》
宋 · 度正
放步超阛阓,濯缨俯漪涟。
清风来徐徐,玉宇明娟娟。
平畴卷黄云,远浦凝寒烟。
横空六六峰,一一来当筵。
秋光助颜色,相对如高贤。
三峨眇遐思,彷佛窥其颠。
悠悠城南道,郁郁惠陵阡。
怀哉千载人,乔木今参天。
回头子云宅,池塘亦依然。
奈何傍人门,不几丧我玄。
沿河西复西,草草屋数椽。
唐儒杜先生,向来此周旋。
食我西山英,饮我西涧泉。
吐出五色丝,无愧三百篇。
遂令浣溪上,草木皆光鲜。
我欲于其间,结茅近英躔。
尚论古之人,永谢区中缘。
鹪鹩翔蓬蒿,庶几避鹰鹯。
但欲一区宅,不用二顷田。
念昔怀此心,只今已十年。
平生百事拙,为计亦可怜。
家有万卷书,而囊无一钱。
登临每怅望,兴味徒拳拳。
珍重金石交,议论相磨研。
求寻鸥鹭盟,摆脱簿书缠。
风月为鼓吹,溪声为管弦。
茗饮间醴醪,藜羹杂豆笾。
谈谐各自适,洒落真神仙。
哦诗纪胜游,他年草堂编。
清风来徐徐,玉宇明娟娟。
平畴卷黄云,远浦凝寒烟。
横空六六峰,一一来当筵。
秋光助颜色,相对如高贤。
三峨眇遐思,彷佛窥其颠。
悠悠城南道,郁郁惠陵阡。
怀哉千载人,乔木今参天。
回头子云宅,池塘亦依然。
奈何傍人门,不几丧我玄。
沿河西复西,草草屋数椽。
唐儒杜先生,向来此周旋。
食我西山英,饮我西涧泉。
吐出五色丝,无愧三百篇。
遂令浣溪上,草木皆光鲜。
我欲于其间,结茅近英躔。
尚论古之人,永谢区中缘。
鹪鹩翔蓬蒿,庶几避鹰鹯。
但欲一区宅,不用二顷田。
念昔怀此心,只今已十年。
平生百事拙,为计亦可怜。
家有万卷书,而囊无一钱。
登临每怅望,兴味徒拳拳。
珍重金石交,议论相磨研。
求寻鸥鹭盟,摆脱簿书缠。
风月为鼓吹,溪声为管弦。
茗饮间醴醪,藜羹杂豆笾。
谈谐各自适,洒落真神仙。
哦诗纪胜游,他年草堂编。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阛阓:繁华的市场。濯缨:清洗冠缨,比喻超脱尘俗。
玉宇:明亮的天空。
平畴:平坦的田野。
遐思:深远的思考。
惠陵: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的陵墓。
玄:深奥的、内心的。
草草:简陋、随便。
周旋:交往、打交道。
英:精华、美味。
英躔:星辰运行的轨迹,这里指美好的自然环境。
区中缘:尘世的缘分。
鹰鹯:猛禽,比喻权势者。
区宅:小住宅。
拳拳:深深的、强烈的。
鸥鹭盟:与鸥鹭结盟,象征隐逸生活。
簿书:公文、账册。
茗饮:品茗。
醴醪:美酒。
藜羹:粗劣的食物。
豆笾:祭祀时用的竹器,泛指食物。
洒落:自由自在。
翻译
漫步过繁华街市,低头欣赏水波荡漾。清风轻轻吹过,明亮的天空如玉般洁净。
广袤的田野上黄云翻滚,远方的水边凝聚着寒烟。
六座高峰凌空,仿佛在宴席上依次排列。
秋光增添色彩,我们对视如尊贵的贤者。
遥想那遥远的三峨,仿佛能窥见其巅峰。
悠长的城南道路,郁郁葱葱的惠陵小径。
怀念古人,千年后的他们,大树如今已参天。
回首子云的居所,池塘依旧如旧。
无奈靠近他人门户,怕失去自我深沉。
沿着河岸往西走,简陋的房屋仅数间。
唐代儒者杜先生,曾在此地频繁往来。
他供给我西山的佳肴,西涧的清泉解渴。
吐出五彩丝线,无愧于古代的诗篇。
于是让浣溪上的草木都焕发光彩。
我渴望在那里,建茅屋靠近美景。
崇尚古人的智慧,永别尘世的牵绊。
如同鹪鹩在蓬蒿间飞翔,躲避凶猛的鹰鹯。
只求有一处住所,无需大片田地。
回忆起这份心愿,至今已有十年。
一生行事笨拙,计划也显得可怜。
家中藏书万卷,却囊中羞涩。
每次登高望远,心中充满遗憾。
珍视金石之交,相互切磋讨论。
寻求与鸥鹭结盟,摆脱世俗的束缚。
风月作乐章,溪水奏鸣曲。
品茗间佐以美酒,粗茶淡饭也满足。
交谈各得其所,洒脱如仙人。
吟诗记录美好游历,将来编入草堂诗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市集之外,投身自然的宁静之中,享受清风明月的洗礼。他欣赏着开阔的田野、远处的寒烟和峻峭的山峰,感受到秋光增添的色彩与高雅气氛。诗人遥想古代贤者,感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怀念杜甫那样的文人生活,向往简朴的隐居生活,远离尘世纷扰。
在想象中的草堂,诗人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品茗论诗,过着风月相伴、溪声为乐的生活,虽然物质贫乏,但精神世界丰富。他感慨自己多年来一直怀揣这样的理想,尽管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但仍然珍视友情,追求心灵的满足。整首诗以写景抒怀为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淡淡无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