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踉跄遽回步,雅怀转萧索全文

踉跄遽回步,雅怀转萧索

明 · 邓林
胜日拉良朋,肩舆出西郭。
盘盘松绕径,■㶁水赴壑。
行到水穷处,好山违佛国。
岳莲倚天开,小朵青欲落。
下竺与中竺,咫尺相联络。
上竺犹在望,白云飞漠漠。
更前二三里,五峰起参错。
绀宇敞其中,紫翠映丹雘。
礼佛诚方露,探奇兴随作。
跻扳至半山,有亭颇幽豁。
小憩未移时,暮烟起丛薄。
或言林有虎,闻者尽惊愕。
踉跄遽回步,雅怀转萧索
老僧城中回,延登最高阁。
言言相慰藉,情况殊不恶。
开炉煨大瓶,自取佳茗瀹。
清供出斋厨,亦稍行杯酌。
谈论过夜分,斜月射帘箔。
栖禅七尺床,雅称伸闲脚。
身安梦亦便,逍遥偏寥廓。
似见白衣人,晨钟忽惊觉。
自笑利名缰,羁人甚于缚。
起来万虑生,衣裳颠倒着。
留诗谢老僧,更订重来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游览上天竺寺的生动场景,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松林、溪流、山峦以及寺庙的壮丽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

首句“胜日拉良朋,肩舆出西郭”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和伙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接着,“盘盘松绕径,■㶁水赴壑”描绘了蜿蜒的小径旁松树环绕,清澈的溪水奔向山谷的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

“行到水穷处,好山违佛国”则引出了对山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佛教圣地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岳莲倚天开,小朵青欲落”,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山峰如同莲花般挺立,青翠欲滴,形象生动。

“下竺与中竺,咫尺相联络。上竺犹在望,白云飞漠漠”进一步展示了山峦连绵,白云缭绕的壮观景象,体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绀宇敞其中,紫翠映丹雘”则转向对寺庙的描写,绀宇(红色的寺庙)宽敞明亮,紫色与翠绿色的山色映衬着红色的墙壁,色彩对比鲜明,富有视觉冲击力。

“礼佛诚方露,探奇兴随作”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的虔诚和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之情。接下来的几句“跻扳至半山,有亭颇幽豁”描述了登山的过程,以及到达半山腰时发现的一座幽静的亭子。

“小憩未移时,暮烟起丛薄”描绘了短暂休息后,暮色降临,烟雾从密林中升起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或言林有虎,闻者尽惊愕”则引入了一丝紧张感,但最终在老僧的安慰下,心情得以平复。老僧邀请诗人登上最高阁,通过交谈,诗人感受到了温暖与慰藉。

“开炉煨大瓶,自取佳茗瀹”描述了老僧为诗人准备茶饮的情景,体现了主人的热情与周到。接下来的几句“清供出斋厨,亦稍行杯酌”则展现了两人共享美食与饮品的欢乐时刻。

“谈论过夜分,斜月射帘箔”描绘了夜晚的对话,斜月的光线透过帘子洒在地板上,增添了夜晚的浪漫与宁静。

“栖禅七尺床,雅称伸闲脚”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寺庙中放松身心的感受。“身安梦亦便,逍遥偏寥廓”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似见白衣人,晨钟忽惊觉”以梦境结束,仿佛在晨钟声中醒来,意识到自己身处现实世界,与外界的纷扰形成对比。

“自笑利名缰,羁人甚于缚”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反思,认为它们束缚了心灵的自由。“起来万虑生,衣裳颠倒着”则描绘了醒来后的复杂心情和混乱状态。

“留诗谢老僧,更订重来约”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经历的感激之情,并承诺未来再次来访,体现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以及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