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箪瓢生,令闻传不巳
出处:《追次文公先生岁莫燕集韵》
明 · 方孝孺
贤豪居庙堂,四海为兴起。
时乎有不遇,淳风化闾里。
用为江河流,处作乔岳峙。
所逢异通塞,内省无欣耻。
纷纷夸毗辈,患失诚足鄙。
屈身营所欲,易愠复易喜。
人生贵闻道,外物岂真美。
千载箪瓢生,令闻传不巳。
时乎有不遇,淳风化闾里。
用为江河流,处作乔岳峙。
所逢异通塞,内省无欣耻。
纷纷夸毗辈,患失诚足鄙。
屈身营所欲,易愠复易喜。
人生贵闻道,外物岂真美。
千载箪瓢生,令闻传不巳。
鉴赏
此诗《追次文公先生岁莫燕集韵(其二)》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诗中描绘了贤能之士在庙堂之上,为国家兴盛而努力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首句“贤豪居庙堂,四海为兴起”赞颂了那些在朝廷中担任要职的贤能之士,他们的存在使得国家繁荣昌盛。接着,“时乎有不遇,淳风化闾里”指出即使有时遭遇不顺,但他们的高尚品德仍能影响并净化乡里的风气。
“用为江河流,处作乔岳峙”运用比喻,将贤能之士比作江河与高山,形象地表达了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接下来,“所逢异通塞,内省无欣耻”强调了这些人在面对不同境遇时,内心始终保持着正直和自省,不以得失为荣辱。
“纷纷夸毗辈,患失诚足鄙”对比了那些追求名利、患得患失的人,认为他们过于浅薄。后两句“屈身营所欲,易愠复易喜”描述了一些人为了满足私欲而不断改变态度,这种行为被诗人认为是可鄙的。
最后,“人生贵闻道,外物岂真美”点明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和智慧,而非外在物质的享受。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以及对外在物质追求的批判,体现了其深刻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