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悲关塞,孤臣忆庙廊
明 · 林大春
万里惊离别,三秋雁渺茫。
徒闻滞辽左,不道借淮阳。
旅客悲关塞,孤臣忆庙廊。
那堪萱草折,垂泪动江乡。
徒闻滞辽左,不道借淮阳。
旅客悲关塞,孤臣忆庙廊。
那堪萱草折,垂泪动江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万里惊离别”,开篇即点出离别的震撼与痛苦,万里之遥,更显离别之难。接着“三秋雁渺茫”一句,以雁南飞的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相思的无尽,雁影渺茫,暗示着友人行踪难觅,思念之情如秋水长天。
“徒闻滞辽左,不道借淮阳。”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关切与无奈。友人滞留辽东,而自己却在淮阳,两地相隔,消息不通,只能徒增思念。接下来,“旅客悲关塞,孤臣忆庙廊。”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情感上升到国家与民族的高度,表达了对边关战事的忧虑和对朝廷的忠诚与怀念。
最后,“那堪萱草折,垂泪动江乡。”以萱草折断比喻友人离去,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泪水不仅湿润了眼眶,也湿润了整个故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离别之痛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对故土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