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杂佩出房清,朱弦送声缓全文

杂佩出房清,朱弦送声缓

出处:《封淑人卞氏挽章
明 · 罗钦顺
樛木阴正繁,采蘋人已远。
空馀桃李花,不辨春深浅。
忆昔菟裘成,君子悬舆返。
久劳欣共逸,相对日三饭。
杂佩出房清,朱弦送声缓
每怜尊酒深,未觉年华晚。
儿女情所钟,垂老尤缱绻。
死丧忽相继,肝肠成寸断。
一疾遂不支,百年何曾满。
皓首失同心,老泪盈双眼。
翩翩丹旐扬,望望牛眠坂。
惨淡悲风生,凄凉蒿里挽。
玄堂閟周翣,贞石蟠秦篆。
冠帔不俱藏,春秋时一展。

鉴赏

这首挽诗《封淑人卞氏挽章》由明代学者罗钦顺所作,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思与怀念。诗中以樛木、采蘋、桃李花等自然景象起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了逝者与世长辞的场景。

“樛木阴正繁,采蘋人已远。”开篇即以樛木的茂盛和采蘋人的离去,象征逝者的离世,以及生者与逝者之间的距离感。樛木的繁荫与采蘋人的远去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也暗含了对逝者离去的感慨。

“空馀桃李花,不辨春深浅。”桃李花开,春意盎然,但面对逝者,生者却无法分辨春之深浅,表达了对逝者离去后,生活中的美好与哀伤交织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诗人回忆与逝者共度的美好时光:“忆昔菟裘成,君子悬舆返。久劳欣共逸,相对日三饭。”通过回忆与逝者的相聚时光,表达了对逝者人格魅力的赞美和对共同经历的美好回忆的珍惜。

“杂佩出房清,朱弦送声缓。”这里运用了音乐的比喻,以清雅的杂佩和缓慢的朱弦声,象征逝者离开时的宁静与庄严,同时也表达了生者内心的哀痛与不舍。

“每怜尊酒深,未觉年华晚。”即使在欢聚之时,也难以掩饰对逝者的思念,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逝者永恒的怀念。

“儿女情所钟,垂老尤缱绻。”即便到了垂暮之年,对逝者的感情依然深厚,体现了深沉的家族情感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最后,“死丧忽相继,肝肠成寸断。”直面生死的残酷,表达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内心的痛苦。

“一疾遂不支,百年何曾满。”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逝者早逝的遗憾。

“皓首失同心,老泪盈双眼。”描述了老年失去伴侣的孤独与悲伤,以及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翩翩丹旐扬,望望牛眠坂。”通过描述葬礼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气氛,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

“惨淡悲风生,凄凉蒿里挽。”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悲风、蒿里(古代葬礼之地),进一步强化了哀悼的氛围。

“玄堂閟周翣,贞石蟠秦篆。”描述了逝者安息之所的庄严肃穆,以及墓碑上刻有的文字,象征着逝者精神的永存。

“冠帔不俱藏,春秋时一展。”表达了对逝者遗物的珍视,以及每年春秋时节对逝者的祭奠,体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

整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回忆、音乐、时间、家族情感等多个维度,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展现了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对逝者尊重与缅怀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