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院坐听江寺磬,郡楼吟见海山霞
出处:《寄献润州赵舍人 其二》
宋 · 王禹称
记言彩笔罢摛华,郡阁高闲似道家。
琴院坐听江寺磬,郡楼吟见海山霞。
春园遗母亲烧笋,夜榻留僧自煮茶。
应笑陶潜未归去,折腰奔走在泥沙。
琴院坐听江寺磬,郡楼吟见海山霞。
春园遗母亲烧笋,夜榻留僧自煮茶。
应笑陶潜未归去,折腰奔走在泥沙。
注释
记言:记录言语。彩笔:彩色的笔。
罢摛华:完成华丽的描绘。
郡阁:郡守官署。
高闲:清静闲适。
似道家:如同道家修行场所。
琴院:弹奏琴曲的院落。
江寺磬:江边寺庙的钟声。
郡楼:郡守官署的楼台。
海山霞:海上日出的霞光。
春园:春天的园林。
母亲:指诗人母亲。
烧笋:烹煮竹笋。
夜榻:夜晚的床榻。
僧:僧人。
自煮茶:亲自煮茶。
陶潜:东晋诗人陶渊明。
未归去:没有归隐。
折腰:弯腰事权贵。
奔走在泥沙:忙于世俗事务。
翻译
诗笔描绘完毕,绚丽多彩,郡阁空闲如道家清修之地。在琴院聆听江边寺庙的钟声,登上郡楼欣赏海上的朝霞。
春天的园林里,母亲还在烧制竹笋,夜晚的榻上,我留客僧人一起煮茶。
想必会嘲笑陶渊明还未归隐,仍在世俗中忙碌奔波,屈身事权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寄呈润州赵舍人(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个人生活与修养的某些侧面。
"记言彩笔罢摛华",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于书信交流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精致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郡阁高闲似道家"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
"琴院坐听江寺磬",通过对音乐和自然声音的享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雅致。"郡楼吟见海山霞"则展现了诗人在高处吟诗,欣赏广阔景色时的心境。
"春园遗母亲烧笋",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夜榻留僧自煮茶"则表现了诗人与僧人的交往,可能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感。
最后两句"应笑陶潜未归去,折腰奔走在泥沙",通过对古代隐逸陶渊明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中的种种束缚和忙碌感到无奈。整首诗通过多个场景和意象的铺陈,展现了一位文人雅士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