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馀名不灭,来伴法灯长
出处:《过普明禅院二首 其二》
宋 · 宋庠
轩冕唐年客,溪林洛社坊。
虽开居士室,未坏鲁恭堂。
佛树高弥绿,天花落更香。
惟馀名不灭,来伴法灯长。
虽开居士室,未坏鲁恭堂。
佛树高弥绿,天花落更香。
惟馀名不灭,来伴法灯长。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佛寺风光与氛围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文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轩冕唐年客"一句,以"轩冕"比喻古老的车轮辙迹,暗示历史悠久,"唐年客"则指代远古时期的游子,这两字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溪林洛社坊"接着描绘出一幅水流潺潺、林木葱茏,人们聚集交流的画面,其中"洛社"更是指代古都洛阳附近的佛教社团。
"虽开居士室,未坏鲁恭堂"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宗教建筑的尊重和保护。"居士室"可能是指僧侣的住所,而"未坏鲁恭堂"则显示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维护。
下片"佛树高弥绿,天花落更香"中,"佛树"象征着佛法的繁盛与深远,而"天花"在这里指代梅花或其他悬挂于空中的花朵,它们随风飘落,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香气。这种描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蕴含了超脱尘世、清净自守的禅意。
末句"惟馀名不灭,来伴法灯长"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传承不息的希望。"馀名"指代遗留下来的美好名称或事迹,而这些美好的记忆并没有消逝,反而与"法灯"(象征智慧和正道)一起,长久地陪伴着后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建筑以及宗教文化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守护精神遗产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