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此何景兮烟寺晚钟,丹青欲尽焉能穷
出处:《八景歌 其七》
宋 · 赵汝燧
西岭骤暗销残晖,芷岸兰汀堆夕霏。
数声撞空九天半,知有招提隐翠微。
风助馀音响崖谷,萧萧暝港孤舟宿。
禅关栖鸟争寒木,归僧疾步穿山麓。
嗟此何景兮烟寺晚钟,丹青欲尽焉能穷。
数声撞空九天半,知有招提隐翠微。
风助馀音响崖谷,萧萧暝港孤舟宿。
禅关栖鸟争寒木,归僧疾步穿山麓。
嗟此何景兮烟寺晚钟,丹青欲尽焉能穷。
注释
骤暗:突然变暗。残晖:夕阳余晖。
芷岸兰汀:芷草和兰花生长的岸边。
招提:寺庙。
翠微:青翠的山色。
禅关:禅房。
烟寺:烟雾笼罩的寺庙。
晚钟:傍晚的钟声。
丹青:绘画。
穷:尽头,完尽。
翻译
西岭的余晖突然消散,芷草岸边的兰汀铺满了傍晚的雾霭。几声钟声穿透半空,仿佛知道有座隐藏在翠绿山色中的寺庙。
风吹过,回荡着空洞的余音,山谷间传来萧瑟的声音,一只孤舟停泊在昏暗的港湾。
禅房里的鸟儿为争夺寒冷的树枝而鸣叫,归来的僧人匆匆穿过山脚。
感叹这傍晚烟雾缭绕的寺庙钟声,画卷般的景色如何能描绘完尽。
鉴赏
这首宋诗《八景歌(其七)》是赵汝燧所作,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山寺周围的景象。首句“西岭骤暗销残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夕阳西下,山岭瞬间被暮色笼罩的情景。"芷岸兰汀堆夕霏"则进一步渲染了水边的植物丛中弥漫着傍晚的雾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数声撞空九天半"通过钟声穿透云霄,暗示了山寺的存在,"知有招提隐翠微"则点明了寺庙隐藏在青翠山色之中。接下来的诗句“风助馀音响崖谷”描绘了风吹过山谷,使得钟声回荡,增添了空旷与寂寥感。
"萧萧暝港孤舟宿"写的是港湾中泊着的一叶孤舟,随着夜幕降临,显得更加孤独。"禅关栖鸟争寒木"描绘了僧侣们归巢的鸟儿在寒冷的树枝间寻找栖息之处,反映出僧侣生活的清苦和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嗟此何景兮烟寺晚钟,丹青欲尽焉能穷”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感叹这如画的风景和悠扬的晚钟声无法用文字完全描绘,意境深远,余韵无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傍晚的静谧与神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