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心虽仁爱,毋乃滋倒悬全文

天心虽仁爱,毋乃滋倒悬

出处:《寓怀
明 · 王世贞
文景体恭俭,陈粟俯丘山。
易世因其资,气欲盖九纮。
柏梁既以灾,建章遂造天。
蜀汉穷材木,少府罄金钱。
原麓既如髡,闾井宁不然。
感此池上翁,精灵泣帝前。
天心虽仁爱,毋乃滋倒悬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寓怀(其十五)》,主要通过对文景之治和汉代建筑的描绘,表达了对奢侈靡费的批评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文景体恭俭”赞扬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简朴风尚,接下来的“陈粟俯丘山”形象地描述了他们积累的丰厚物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易世因其资”,帝王们的欲望膨胀,如“气欲盖九纮”,暗示了过度奢华。

诗人提及柏梁台的火灾和建章宫的宏大规模,暗指汉武帝时期的豪奢,如蜀汉穷尽材木,少府耗尽财富。“原麓既如髡,闾井宁不然”进一步揭示了百姓生活的困苦,连基本的屋舍都无法保障。最后,诗人借“池上翁”和“精灵泣帝前”的形象,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天意是否仁爱的质疑:“天心虽仁爱,毋乃滋倒悬”,意思是即使天意仁慈,这样的不公也如同悬挂的重物,令人悲痛。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讽刺诗,通过历史典故,揭示了社会不公和统治者的奢侈,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