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逾时攀险绝,早已惊衰谢全文

逾时攀险绝,早已惊衰谢

明末清初 · 潘高
初日江荒荒,晓烟不可罢。
稍行见青螺,渐次辨兰若。
人行穿鹘巢,路窄盘石罅。
逾时攀险绝,早已惊衰谢
树古岩就穿,楼高云许藉。
一尽巅崖趣,旋从别径下。
落木响萧骚,寒潮势奔泻。
欲归路非远,问渡风稍借。
可怜江上月,先我在茅舍。
酌酒劝影形,嗒然坐清夜。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独自攀登焦山绝顶,直至夜晚归宿山庄的旅程。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

首句“初日江荒荒,晓烟不可罢”描绘了清晨江面荒凉的景象,晨雾缭绕,难以散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稍行见青螺,渐次辨兰若”描述了随着前行,逐渐可见山峦如青螺般起伏,寺庙轮廓隐约可辨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欣赏。

“人行穿鹘巢,路窄盘石罅”则展示了登山途中艰难的环境,人行于鹘鸟巢穴之间,道路狭窄,蜿蜒曲折,盘旋于岩石缝隙之中,形象地描绘了登山的不易。

“逾时攀险绝,早已惊衰谢”表达了诗人面对险峻山路时的紧张与疲惫,时间的流逝和体力的消耗使得他感到身心俱疲。

“树古岩就穿,楼高云许藉”描绘了山顶的景象,古老的树木穿插于岩石之间,高楼耸立,云层仿佛可以触手可及,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一尽巅崖趣,旋从别径下”表示诗人尽情享受了山顶的乐趣后,又从另一条小径返回,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探索。

“落木响萧骚,寒潮势奔泻”描绘了下山途中,落叶在风中飘舞,发出萧瑟的声音,寒冷的江水汹涌奔腾,渲染了一种凄清而又壮阔的气氛。

“欲归路非远,问渡风稍借”表明尽管归途不远,但需要借助渡船,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依赖与和谐共存的关系。

最后,“可怜江上月,先我在茅舍”表达了诗人对江上月色的喜爱,以及对家中温馨生活的向往。通过“酌酒劝影形,嗒然坐清夜”,诗人以酒自慰,与自己的影子对话,享受着孤独中的宁静与清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探索,同时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